▽▼▽▼▽▼▽
生小小張之前,我懷過一次,可惜各種原因,最后無緣來到這個世界,把“席位”留給了小小張。
雖說我心比較大,而且那次懷孕是非計劃內的,但每每看見身邊懷孕的準媽媽和帶著小小孩的新媽媽,內心總有股莫名的惆悵。
于是,懷上小小張以后,心里總會各種擔心。前三個月總擔心會不會見紅(因為前一次就是頻繁見紅,最終導致胎停)。過了三個月,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傻子(唐氏篩查)以及缺胳膊少腿(大排崎檢查)。最后三個月,開始擔心會不會臍帶繞頸、扭轉,會不會缺氧,之前的檢查會不會不到位,生出來以后少個腳趾多個手指。
每次數(shù)胎動都提心吊膽,怕動得太多,又怕太少。雖然是個很怕麻煩的人,但28周以后,每天雷打不動乖乖坐著數(shù)三次胎動。
表姐借給我一個胎心儀,一開始還每天聽一聽,但發(fā)現(xiàn)越聽越煩躁:要么找不到胎心,要么波動很大,讓人心里很沒底,于是到了后來變不怎么用了,以胎動為準。
有一天早上,我感覺小小張動得沒平時頻繁,于是測了個胎心,指數(shù)在128左右徘徊。因為平時測都在140-150左右,于是嚇壞了,趕緊打了個車去了醫(yī)院。結果被小醫(yī)生嘲笑了一番:心跳在120-160都是正常的,有時候他動得厲害所以會快,有時候睡著了便會慢。
▽▼▽▼▽▼▽
小小張出生后,因為黃疸高被留院照光了。
一開始我還沒怎么樣,覺得挺好的,回家可以好好休息兩天。結果出院當天下午接到醫(yī)院電話,說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小小張的某個指標超過正常指數(shù)很高,需要吊水,打電話來和家長確認一下。
我忍住內心的波動,平靜地接完電話,但一掛掉就忍不住地悶聲大哭起來。
我百度各種查這個指數(shù)代表什么意思,超標意味著什么,容不容易治愈,會不會有后遺癥……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后,等隊友進了房間,我和他一說又是兩行熱淚。隊友倒是顯得異常冷靜,也沒說什么,手機查了查,說應該沒事的。
隔天才告訴媽媽,一邊說又是一邊止不住地哭。媽媽安慰我,說沒什么事的,如果很嚴重,醫(yī)生怎么會就給你打一個電話呢?
其實我內心明白,這個問題對于現(xiàn)代醫(yī)學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就是抑制不住悲觀情緒的緩緩流淌,覺得小小張怎么這么可憐,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錯了,導致了他的不健康。
▽▼▽▼▽▼▽
小小張回到家第二天開始,褪去的黃疸又慢慢回來了。
我又開始各種查有關黃疸的內容,一一和小小張的情況對應檢查。我擔心地和我媽說要不要帶他再去看看,因為有些黃疸是會導致孩子變傻的。我媽和隊友都說我小心過了頭的。特別是我媽,好幾次特別嫌棄地對我說:“黃疸很正常的,他不算嚴重的。有些小孩好叫黃來!你現(xiàn)在哪能那么疑神疑鬼的?”
社區(qū)醫(yī)生上門來的那一天,說了句:“哦喲,小朋友好像黃疸挺嚴重的嘛!”我的心一下子被吊了起來,連忙問:“醫(yī)生,他算黃的厲害的嗎?”醫(yī)生讓我們把小小張抱到自然光下看了一番,點點頭:“在我見過的小朋友里面算黃的。”我當時那個心啊,又開始七上八下起來。我還特地看了眼我媽和隊友,內心暗語:你們還說我疑神疑鬼,醫(yī)生都說很厲害!
我媽最終妥協(xié):“那再觀察兩天好吧?不行我們就去醫(yī)院。”我點頭。但是看著眼白都泛黃的小小張又是一陣一陣地悲從中來。開始想他的黃疸會不會就是導致變傻的那一種,如果變成了傻子可怎么辦,連帶著眼淚滴滴答答。
過了兩天,隊友和媽媽帶著小小張去了醫(yī)院。用筆測了測,指數(shù)并沒有很高。醫(yī)生說已經開始褪了,沒什么問題。
▽▼▽▼▽▼▽
月子里第三、四周的樣子,某天晚上,小小張無論如何就是不睡。
喂奶、抱哄、唱歌,輪流好幾次,但他連眼皮都不耷拉一下。疲憊不堪的我內心突然一股無名火竄起,但努力地壓抑著。洗漱完畢的隊友回到房間就準備躺床睡覺,好像根本看不見我在努力哄娃睡覺一樣。我怒聲怒氣道:“你就睡了?你怎么不來哄哄他?”隊友輕飄飄地來了一句:“我也精疲力盡了。”
這句話就像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的小宇宙終于爆發(fā)!我惡狠狠地把載著小小張的小搖籃猛力一推,大聲道:“你到底睡不睡?我不要管你了!”才幾周大的小小張很蒙圈,“啊啊”地叫了幾聲。隊友還沒覺察到我的不對勁,皺眉道:“你別這樣啊!”
雷電過后就是暴雨。我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逃進了廁所,鎖上門,開始嚎啕大哭。
當時已是十二月初,只穿了秋衣秋褲的我凍得發(fā)抖,但依然堅持不懈地蹲在廁所里哭了近一刻多鐘。內心各種說不清的委屈,在這一刻好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傾瀉而出。
終于,隊友敲響了廁所的門。我其實是十分不愿意開門的,但怕事態(tài)升級,把我媽吵醒。
隊友有點不知所措的生氣:“你干什么。”
我仍然一言不發(fā),抽泣著,回到房間,坐到床上,看著一旁的小小張,眼淚繼續(xù)止不住地掉。
隊友抱起小小張,輕聲道:“你趕快睡覺啊!你看你把媽媽惹得不開心了。”半響,又對著我來了一句:“你知道我不會安慰人,別這樣了。”
我穩(wěn)定了下自己的情緒,把小小張從隊友手里接過來,說了句:“我來吧,你去睡吧。”繼續(xù)開始哄不肯睡的小小張。
▽▼▽▼▽▼▽
我不記得最終小小張是睡著了還是仍然醒著,糾結了半天的我丟下一句“你先睡”,終于還是跑進了我媽的房間。
我什么話也沒說,一下子就鉆進了我媽的被窩,抱著她胖胖軟軟的身體又開始大哭。
睡得很熟的媽媽明顯被我嚇到了,但秒醒后就開始著急地發(fā)問:“你怎么啦?小朋友摔了?你們吵架啦?快說啊,急死我啦!”但我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哭。最后,我媽終于蓋到點了:“你是不是覺得委屈了?”此話一出,又是一大波淚水前赴后繼地涌出。
媽媽開始溫柔地安慰我,絮絮叨叨地和我說了好一會兒的話。內容我不記得了,但最終我漸漸恢復了平靜。
當時其實我很掙扎要不要吵醒白天很辛苦的媽媽,但想要抱抱媽媽的渴望實在太強烈了。我腦子里就不斷重復著一個念頭:我也還是個孩子,我需要安慰,我需要媽媽。
說實話,這是我成年以來,第一次如此渴望想要得到媽媽的擁抱。(我愛媽媽!)
▽▼▽▼▽▼▽
好多事情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如果是以前的自己,一定不會相信,如果是現(xiàn)在的自己,一定會嗤之以鼻。
我是個十分開朗和正能量的人,心態(tài)特別好,而且特別不愿意在人前哭,再難受也會憋著。可是,在產后的兩個月里,我簡直“林妹妹”附體,凡事都會往壞處想,動不動就掉眼淚,實在很令人嫌棄!
可是你真的無法控制!當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如暴雨般勢不可擋,上一秒你自我安慰“沒事的”,下一秒你就覺得沒救了,自己好沒用。毫!不!夸!張!
但這還算不上“產后抑郁”。可想而知,真正的患者將會是何等的痛苦。
媽媽輩的人都會說:“懷孕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我以前生十個八個不也好好的?”可是,時代變了,我們的需求也變了。
不敢說所有,但絕大多數(shù)的我們,與男性一樣得到同等甚至更高程度的教育,都得到父母獨一無二的關愛。我們更獨立或者努力變得更獨立。我們不再是“丈夫”的附屬品。我們和男性一樣為自己的夢想、事業(yè)奮斗。我們的關注點不再只有丈夫和孩子。
但懷孕生子使得我們暫時性地又恢復了“軟弱”的狀態(tài)。我們暫別工作,會擔心是否會因為自己的缺席而被人取代。我們經歷身材的變化,會焦慮萬一瘦不回去變成一個頑固的死胖子怎么辦?我們自己還是個孩子,又怎么能那么快就照顧好另一個孩子?與此同時,我們可能還要遭受各種質疑和約束:你是不是沒給孩子吃飽?你別老信網上的。坐月子就是不能洗澡!
再加上一丟丟的激素催化,分分鐘原地爆炸。
所以,請對新媽媽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關心吧!別光想著小娃娃了,小娃娃的媽媽開心了,小娃娃才會更開心!
另,如果覺得自己真的有抑郁癥(網上可以搜索“伯恩斯抑郁狀況自查表”來測試),千萬要尋求專業(yè)幫助,看醫(yī)生吃藥,才能控制住病情,不走極端。
愿所有的媽媽們都能笑口常開,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