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陪兒子學語文」給你更精彩
這篇百家號「陪兒子學語文」作者陳洪標寫的短文《兒子寫了32個字,語文老師竟打了23個五角星還評了優(視頻)》,不到千字、三張圖片、一段1分35秒的視頻,這樣的文章再普通不過。
沒想到閱讀量達117.2萬、評論638條,其中熱門評論221條,占比32.3%,熱門評論后面跟帖983條,點贊7153。
[下圖為文章截屏]
梳理這些評論,歸納起來主要是五大類:
一是贊美孩子的。比如“發夾饃饃”:“這是個寶貝兒子,書寫有天賦異稟”;“浪漫畫線”:“好苗子,有潛力,有未來。”;“183*****687”:“學好語文,最先要把字寫好。”
二是贊美老師的。比如“138*****756”說:“真正讓孩子好,就是鼓勵孩子的好。這樣的老師真的值得贊美。”;“馮翠剛1212”:“好老師,點贊。”;“老莊佛祖鬼神驚”:“這個老師好厲害耶!”
[圖為文章熱門評論截屏]
三是提出疑問的,有沒有必要練書法,字寫好有沒有用?“130*****518”:“才上一年級有必要練書法嗎?有多少大學生寫的字有這么美!字寫的工整就算不錯了!”,“dujieshine”:“到了高年級,沒人還注重寫字寫得好,能寫完都算好的。”
四是提出擔心的,寫這么慢,怎么做作業。“白德蘋”:“這速度,小學作業都寫不完。”;“山夢和”:“太慢了,按這個速度,六年級一天的作業他要多少天才做完?”
[圖為文章熱門評論截屏]
五是噴子向來的做派,無厘頭指責、陰陽怪氣、不懂裝懂。這類評論可以忽略。
其中大家關注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一年級的小學生要不要練書法?練了書法,把字寫得很好,有什么用?有什么好處?
分享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我曾經寫過的一篇相關文章《我來告訴大家這個大秘密:教兒子學書法,為何一上來就寫狂草?》,文章說了兩件事情:一是為什么要教兒子練書法的原因,是由于兒子經常看老爸寫字,很好奇也很感興趣;二是臨摹狂草目的是為了練手感,把毛筆玩透。
從這兩點,就可以用來回答“一年級的小學生要不要練書法?”這個問題,練與不練要看孩子的興趣來定。
一方面,如果孩子有興趣,就要在教孩子練書法的過程中,想盡辦法把興趣激發起來延續下去,讓孩子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而不是相反,讓孩子覺得練書法太難,不好玩,連原來的興趣都沒有了。
另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興趣,這就更加難。既要找到適合孩子練習的方法,又要實用好玩。這個問題以后再細說。
關于第二個問題,同樣可以用來問成人。我也寫過類似的文章《練書法有九重好處,有多少人享受到過?》
一、重拾書寫樂趣。二、重建小自信。三、重樹耐力。四、重組時間。五、重聚小錢。六、重回健康。七、重溫讀書情趣。八、重受藝術熏陶。九、重現以文化人的效果。
這九重好處,對孩子來說,沒有失去就沒有所謂的重新拾起,一切都是白紙一張,從頭開始。最后的結果也不外乎這個范疇。
一、培養書寫樂趣。書寫已被鍵盤手和手指控取代,練書法可以體驗書寫樂趣。
二、培養小自信。長期寫毛筆字練書法,看到自己的小進步,一而再,再而三,日積月累,小自信滿滿;
三、培養耐力。寫毛筆字練書法,需要堅持,更需要毅力,耐心就是其中的標配;
四、有益利用時間。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爭分奪秒的進行重新組合和利用;
五、有益健康。通過練書法,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心靜,則氣順,血暢,脈通。選擇練書法,就等于選擇了走上健康的道路;
六、有益讀書。練書法,書寫的多是繁體字,內容又都是詩詞賦。練習前后必會讀所寫內容,逐漸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七、得到藝術熏陶。練書法就是一個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長期練習必會得到書法藝術的熏陶;
八、有益以文化人。練書法,有益身心健康,說得就是以文養性,以性養德,提供修養。所以書家多有氣質,這氣質就是書法藝術的張力,也是以文化人的體現。
關注微信公眾號「陪兒子學語文」(ID:hongbiao83)給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