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們又吵架了,明明是閨蜜,怎么動不動就干架~
沒法跟父母溝通,多說兩句就要拍桌砸鍋了~
跟同事共事有太多不滿情緒
無法在工作中游刃自如
跟上司溝通不暢……只要活在世上感覺就無時無刻無法避免問題的出現!
這一切都是遇見DISC的開始,與DISC的相遇源于一直跟隨古典老師的腳步,來到422那場超級個體講座,第一次聽DISC的理論,第一次知道李海峰老師這個人!
兩個維度認識 DISC
1.任務-人際(關注事還是關注人)
2.直接-間接(快單刀直入還是慢委婉過渡)
D~指揮者Dominance(支配)
關注事,比較主動,目標導向型,使命必達,速度快
I~影響者Influence(影響)
關注人,較主動,不怕與陌生人溝通,幽默風趣
S~支持者Steady(穩健)
關注人,較被動,速度較慢,害怕沖突,會觀察他人感覺和反應
C~思考者Compliance(遵從)
關注事情,遇到事情會想一遍,兩遍,三遍,希望不斷超越自己,追求完美,極強敏感度
認識一個人不等于了解一個人。DISC是一套行為模式理論,有極其嚴謹的識別工具。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傾向性。每個人都有這四個特性,只是相對值高低不一而已,沒有優點,沒有缺點,都是特點,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它旨向察覺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行為,切換自己的模式,觀察對方的行為,尊重對方的需求,做好對方的拍檔。
在基本了解DISC之后,我突然可以理解為什么我的兩個閨蜜經常因為一點小事都可以吵得不可開交,因為同樣D偏高的倆人都試圖互相說服對方,表達直接;而同樣D的同事跟我說和領導沒法溝通,D同事和D領導之間的談話,通常會使D同事感到更強的壓迫感;要指出D朋友的錯誤是需要婉轉提醒的,最不能硬碰硬,D朋友認錯的方式是不會直接表達她的錯誤,而是與你有了更多的互動;跟D領導溝通匯報工作,不是陳述事件,而是給出結果以及選擇,雖然不是所有的領導都是高D,但是往往處于這個位置的人都偏向習慣形成這個行為模式。其實當你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做很多事情都可以變得更加簡單,相處的時候可以變得更加舒服!
我有很多朋友在我看來是很厲害的,面對不同人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那是經過生活的摸爬滾打而來的;人生很漫長,但是時間易逝,所有的善待都源于給彼此多些理解;改變世界太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和你自己是完全同一個世界的人,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而是學會調整自己,用對方接受的方式去影響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