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吳念真
? ? ? 吳念真,1952年生人,他本名叫吳文欽,因為女朋友叫阿真才取了這個吳念真的筆名,諧音“勿念真”,卻不知到底是為了忘記還是銘記,說起來倒也真真是個深情的人。
? ? ? 寫下這本書的時候他已近花甲之年,書中有他心底最掛念的人,有他日夜惦記的故鄉(xiāng),有他搏真情的朋友以及他遇見的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里面不乏默默無私的親情,誠摯的友情,美好的戀情和濃濃的鄉(xiāng)情。既有他自己的故事,又有他身邊人的故事,也有他平生所見所聞。或是溫暖,或是感動,或是感慨,或是諷刺,由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字呈現(xiàn)出生動的故事,這也算得上是他大半輩子的回憶錄了。
儀式篇
? ? ? 那年臺灣連續(xù)發(fā)生幾起搶劫案,都說“治亂世要用重典”。有兩個犯案的兄弟迅速地被軍事法庭判成死刑,且定罪之后隨即執(zhí)行。槍斃當(dāng)天的新聞到處都是,連各個電視臺也以“錄影轉(zhuǎn)播”的方式詳細(xì)地呈現(xiàn)那兩個年輕人在行刑前部分過程的細(xì)節(jié):法警用筷子戳著鹵蛋硬要他們吃,而且在還沒有吞下之前又拿高粱酒硬灌。很多人都說這是為了“殺雞儆猴”,可還是有猴子往槍口上撞,比如阿澄。
? ? ? 二十歲的阿澄在過年前夕前找朋友商議返鄉(xiāng)的日子,其中一個朋友因沒年終獎怕回去沒面子,希望其余三人能借點錢給他,這幾個人雖然沒錢但都愿意把身上最值錢的手表當(dāng)?shù)魷愬X。哪知當(dāng)鋪開價極低而且還狠狠地嘲諷了他們,幾個人氣不過在當(dāng)鋪門口商量要回去揍那人一頓,便隨手拿了旁邊施工的鋼筋沖了進(jìn)去。后來雙方各執(zhí)一詞,當(dāng)鋪說他們蓄意搶劫,當(dāng)表只是幌子。阿澄他們則說只是為了打人消氣,柜臺上的錢是順手拿的,沒有專門為了搶劫而去。
? ? ? 最后呢,很明了,除了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孩子剩下三個全被判了死刑!不久后,阿澄的父親接了尸體到殯儀館,他一邊給兒子換衣服一邊小聲的抽泣:“你媽媽心臟不好,沒讓她來是怕她受不了……啊你這么不乖,脾氣又這么壞……咱手表仔舊就舊……被人家嫌一下又怎樣?你打人,人家只是痛一下子……啊現(xiàn)在……你身軀被打一個洞,自己不知道痛,但是……你敢知痛的是我跟你媽媽的心肝?這樣……你敢有贏?”而后痛哭流涕。
? ? 在那樣的大時代中阿澄是悲哀的,但更讓人痛心的是他的父母。蹣跚的腳步、淚水縱橫的面容、因痛哭而劇烈顫抖的雙肩、明明馬上就要迎來的過年大團(tuán)圓,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又有誰能感同身受?阿澄他們固然確確實實犯了錯,打人也好搶劫也罷, 但還是不敢相信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輕飄飄的判了死刑。說實話,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真的無法接受。畢竟曾說過“我爸是李剛”的某官二代酒駕后在校園內(nèi)撞死一大一女生、撞傷另一女生后僅僅被判了六年,畢竟某著名歌唱家的兒子李某某在輪奸案后也只判了十年。和平年代的我們到底幸或不幸?
寂寞篇
? ? ? 阿照父母在她四歲的時候離了婚,之后便跟著外婆生活。她小學(xué)二年級時北部謀生的媽媽帶著一個男人回來,說是她的新爸爸。那人給了她一個紅包,她便被改了他的姓,不過她一直對他沒好感。一直到初三她才被媽媽接過去一起住,那時她同母異父的弟弟已經(jīng)上小學(xué)了。一家人各自都早出晚歸,沒什么交集,阿照大三的時候外婆過世,她和那個家一直沒感情。不過他的繼父可能是自己的兒子太不成材,反而對待阿照更好一點。阿照畢業(yè)申請到美國念書那年,媽媽希望她先工作掙到錢再出去,而他卻拿出自己的退休金來支持阿照出國。還說:“女兒哪天拿到美國學(xué)位,至少我臉上也有光,不然最后說不定被那個王八蛋找各種理由拿去敗光光!”阿照記得直到那天才叫了他一聲“爸爸,謝謝!”
? ? ? 阿照后來從美國回來工作,他的弟弟在他出去的那幾年不知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陸便音訊全無,甚至媽媽過世也沒回來。爸爸索性節(jié)假日賣了房子,把錢交給阿照便住到老人公寓了。之后幾年的節(jié)假日他們反而見面比以前多很多,有一次阿照去看他,他剛參加完軍中一個朋友的葬禮回來,一路沉默最后才問阿照可不可以幫他買一個簡單的照相機,他想幫朋友拍照片,“今天老宋那張遺照真不像樣!”
? ? ? 后來日子平平淡淡的過,直到去年他過世阿照去整理他的遺物,有一個大紙盒里放著一大堆放大的老人照片,每個人都朝著鏡頭笑,甚至一個躺在病床插著鼻胃管的老大爺也彎著手指比了一個V,想來應(yīng)該都是他的朋友。?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dāng)最后一張照片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候……阿照先是驚愕,接著便是無法抑制的號啕大哭。照片應(yīng)該是用自動模式拍的,他把媽媽、弟弟,還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擺在一張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環(huán)抱著那三個相框朝著鏡頭笑。
? ? ? 先是唯一的親生兒子不知所蹤,盡管再不爭氣也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妻子過世,在一張床榻上過了一輩子的人現(xiàn)在只剩下空落落的自己。再然后一個人不知走了多少路,坐了多少趟車,跟每個朋友可能都是吃的最后一頓飯,最后喝的一頓酒,最后一次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告別也可能是永別。留下每個人的笑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再聽到他們一個個離開,這是怎樣一種孤寂?當(dāng)看到他抱著三個相框笑著合影的時候我差點淚奔,他肯定想一家人真正的在一起拍照吧?他肯定默默的在心里想念著他們每一個人吧?他走后應(yīng)該能和妻子團(tuán)圓了吧?
結(jié)語
? ? ? 這兩個故事是本書中最觸動我的兩篇,我已經(jīng)盡力在不破壞其完整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縮減了。還有一篇叫《美滿》也很棒,字如其名,難得的有一個美好結(jié)局。篇幅太長,暫且不表。本書總體來說有好幾篇都很引人入勝,總有哪句話或者哪個故事能一下戳中你的心。不過也有的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或者總感覺故事還沒講完卻已經(jīng)戛然而止了,當(dāng)然也可能是作者專門留個懸念引人遐想吧。仔細(xì)思忖,書中既有大感動,也有小回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不品,怎知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