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部分道理我們都知道。這并不是一句空口無憑的話,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可以從看過的書、親朋好友的經歷甚至是熱播電視劇等等方面獲得無數“人生哲理”,但是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是聽到看到就學到做到。一般都是采用吃一塹長一智的方法不斷成長。
為什么要受傷后才明白其中關系,收獲血和淚的教訓?這是我經常問我自己的問題。
小時候,盡管看見好朋友雙手脫把騎自行車摔得很慘,還是在已處于“耄耋之年”的自行車上拍手叫好,最后進行了第一次親吻大地的莊嚴儀式。那時還算痛并快樂著。
長大了,進入了初中,早已從學姐那得知新老師喜歡乖巧的學生,一個傻子還是在教室瘋來瘋去。現在想想那個時候增長的只是我的身高。還好那個時候我可以高舉我的青春我做主,不走尋常路的個性招牌。
高中了,真快!親姐說,一心一意學習吧,抓住機會。嘿,學習好了不起?只會學習有什么好,沒有朋友好難受,從此踏上了友誼的漩渦。高三了還在心心念念和朋友的雞毛蒜皮。最后一個人孤零零坐上遠方小城市的火車,朋友再沒聯系過。傻乎乎地,幸好愛情沒找來。好像只有嘆息和憤懣。
真正成為一個大人了,也來到了象牙塔。社團、上網、窮游模式開啟,早把畢業多年的鄰家姐姐的建議拋之腦后。一直向家里開口,就像嬰兒離不開母乳的喂養。當你想一鳴驚人的時候,發現自己什么都沒有。家中的大事你毫不知情,因為你還是個“孩子”,自己的事情都沒做好。生氣、憤怒過后更多的是無力。都是你自己的錯!
都說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也許聽到學到做到前人的經驗就可以躲開風雨,直接看到美麗的彩虹。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去掉魯莽,安靜下來,思考一下,也許道理是對的,我們努力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