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訂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約一百天的時候,笑來老師鼓勵所有專欄讀者寫下自己的成長,我也大言不慚地寫下近2000字的感受,作為第一批寫下感受的讀者之一,還頗有些自豪。
后來笑來老師發布了一些投稿,看過別人的文章后,才開始對自己和他人成長的差別感到震驚,不是震驚于文字的華麗和思考的深度,而是震驚于他人踐行的能力。真希望當時自己沒有投出那篇糟糕的文章......
隨著認知的提高,不再容易被一些語出驚人的思想震驚,反而在面對那些拼命踐行小事的人時,總會感到莫名的恐慌。
因為心知肚明,這些人遲早會一騎絕塵。
2016年7月27日,笑來老師開始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我在第一時間便訂閱了這份專欄,不是因為這個專欄的名字,而是因為我看過笑來老師《與時間做朋友》這本書,所以我100%相信這個專欄對我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2017年7月28日,是我太太的預產期,也是笑來老師專欄滿一周年的時間。雖然兩件事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可是我知道,這兩件事情都在我生命中意義非凡。
如果沒有這個專欄的出現,雖然我還是我,可是我未來孩子很長時間所面對的可能是另一個父親,而不是現在這個凡事都會考慮認知高度,逐步培養元認知能力,對數字和概率抱有敬畏之心,對自己未來充滿莫名自信的父親。
對于笑來老師說的所有概念,我不再贅述,只是針對自己一年的踐行做一些總結:
一、寫作
2016年10月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至今寫下了約93條圖文消息。
從最早沒有主題的胡亂寫,到現在以《BEYOND FEELINGS》的翻譯為主,自己成長認知為輔的方式嘗試日更。
從最早錯別字一堆,邏輯混亂,不會排版,無人問津,到現在立意清晰,有一點自己的風格及不足百人的關注者。
從懵懵懂懂覺得寫作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到現在會付費聽一些寫作技巧和經驗的線上交流。
從關注文章內容,作者觀點到關注文風結構,作者邏輯的遞進。
做了這么多,至今,我能夠收獲的也只是一個點贊,一個喜歡,一個微不足道的評論,可這些小確幸都會讓我欣喜半天。
我依然默默無聞,但成長的路不就是本該如此嗎?我在乎關注公眾號人數的多少,但我不能以此為追求的目標。
另外,我也見識了很多像我一樣的家伙,其中不乏非常優秀的人。大家都在默默無聞中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讓我很欣慰。知道自己并不孤獨,是件快樂的事情。
二、外語
學習外語的決心也是在學習專欄之后產生的,這是一件本該早就做好卻沒有做好的事情。
領悟“用”英語而非“學”英語才是關鍵的一步。
與許多人不喜歡外語不同,我是喜歡卻沒有學好。學生時代既有興趣,學的也不錯,但是最終還是和沒學一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從不使用。
“用”的道理簡單,落實到踐行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以用為主查出來的單詞依然記不住,當一段外文內容中80%是生詞時,這份煎熬是可想而知的。
后來報名了天天用英語,以為逼自己一把就撥云見天了,結果還是完全跟不上,強力翻譯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發現時間和精力投入巨大帶來的只有焦慮,于是索性放棄了這些所有的讓自己吃力的方法,按照笑來老師“用”的標準給自己重新做了一個“學習計劃”--閱讀并翻譯《BEYOND FEELINGS》原著。
這本書也是笑來老師多次提及對他影響力巨大的書籍,而我也正好對此類問題感到著迷---完全相反的兩個道理為什么在自己看來都完全正確?
給這種學術類的外文書籍進行翻譯注定是件困難的事情,好在是自己的興趣使然所以并沒有感覺有多痛苦。雖然進度很慢,但是卻受益匪淺:
1.要完成翻譯,就不得不只字不差的閱讀。這種行為的好處無法言傳,只有踐行方能體會。
2.將翻譯寫出來你就沒有機會自欺欺人,這是和不寫出來最大的區別。
不是說你理解大概意思就行,而是你必須盡可能地表達出原文的準確含義。
這對提高對自己認知的精準性大有裨益。
3.對中英文思維差異有所感知,換一種語言,更多的是換了一種思維習慣,得到的不僅僅是同一名詞的不同表達。
4.通過作者對批判性思考的深入分析,更加能夠體會到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有限,文字背后的條件和含義不同,自我環境和認知不同,最后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是不同的。
經過了半年時間,目前才翻譯了26頁。有人說我的方法笨,的確我的進展非常緩慢,那又怎么樣呢?我寫作也一般,但這些都足以成為放棄的理由,七年才是一輩子,我可才剛剛開始。
三、跑步
跑步是我唯一可以拿來自勉的事情,從三年前的胖子,在操場跑兩圈就喘的不得了。到現在每年參加兩到三個全程馬拉松比賽,帥的一塌糊涂。讓我清楚的認知到,有些事情很難完成,那只是因為你從未決定去做。關鍵詞是:決定和做。
只有從頭到尾完成一件事情的踐行,才能感受到行動可以帶來的真正力量。
跑步三年,帶給我的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對我心靈的成長和幫助,也讓我可以更加能夠深刻理解笑來老師每一句話的意義所在。
四、投資
笑來老師的投資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我也希望能夠盡快掌握投資的奧秘,看了笑來老師關于安全感的理論,以及GAFATA的投資指導,讓我認識到投資世界根本沒有風險,之所以會感到有風險,只因為你本質是想賭博。
我暫時也不打算進入股市,但不僅是因為不懂。
雖然笑來老師說要用才能學會,越早踐行使用投資就能越早掌握投資的奧秘,哪怕拿出一千塊錢,也能學習和認識到投資的本質。
可是就我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我還是決定暫時放棄這個領域,就像笑來老師極其看重的編程能力,我也非常向往,可我也選擇了暫時的放棄。
但選擇放棄的背后依然是笑來老師的理論--注意力>時間>金錢。
我的時間有限,能力也有限,真的無法兼顧所有優秀的建議。當我踐行的事情越來越多,我會連每天打開笑來老師專欄的時間都無法保證。(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笑來老師的理論太深刻,我根本就來不及踐行和吸收,到現在我還需要提醒自己才能做到躲避三個大坑,不要抱怨這些最基本的忠告。即便如此,這些坑很多時候我還是跳了進去。)
雖然注意力放在專欄中所講的任何一個方面都是有價值的,但是能力有限必須有所取舍,也許投資是需要放到下一個“一輩子”去認真踐行的事情,“這輩子”還是要以投資自己為主,積累資金和成長為下輩子打基礎。
五、選擇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世界,我們必須有取舍的能力,當我發現“實事求是”“創新”“概率權”“第一性原理”“見路不走”這些概念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時,我就明白看書或學習不必追求數量,嚼爛消化才最重要,否則只是在低效地重復學習。
面對海量的知識和信息時,不要恐慌。去選擇那些最符合你當下的需求的去學習,踐行和成長。謹記第一性原理。
我已有“寫作”,“外語”,“健身”作為對未來的投資,那么要讓這些技能挺到未來可以帶來價值的時刻,現在我大部分精力和資源就都需要投資到與我工作相關的事情上,這才是根本。
如果以我現在的年紀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都得不到認可,那么發展其他技能的唯一原因就只是逃避。逃避最終會成為一種習慣,讓其他所有的事都不再可能做好。
任何投資都會帶來回報,前提是了解它,并堅持踐行下去。也就是說,要活在未來!
后記:
我現在時常都會說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據我觀察很多人都聽不懂這句話的含義,即使聽懂了也不一定會去實踐。我很幸運能夠在笑來老師指點下提高認知,一年的時間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已發生了改變,可遲早所有人都會看到我的不同。
因為成功,只是成長后的外在表現而已。
感恩超值擁有《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感謝笑來老師一年的辛苦。我會繼續通過踐行度過這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