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情緒困擾都來源于內心的非理性信念,但這種非理性信念可以通過反思、練習來加以控制。對于艾利斯的認知情緒行為療法是心理學界最重要心理調整方法之一,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被世界各地的心理學界廣泛接受,它也是我國心理咨詢師考試的必考內容。既然這個療法如此重要,我再繼續和你聊聊,如何用這個療法調整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再次回顧一下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我們生活中會面對抑郁、沮喪、內疚你、焦慮等等這些不健康的情緒,并不是有我們遇到不好的事件或者逆境直接觸發的,其決定性作用的是我們內心的信念;也就是我們如何看待這個發生的事件。如果采用非理性信念,就會導致你被外界的誘因所決定,從而使你陷入上述的情緒困擾。從這些情緒困擾中走出來,你需要理性情緒。
究竟什么是理性情緒?理性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又該如何練習,掌握理性情緒?也就是理論、方法、操作三個層面了解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人的一切精神痛苦和嚴重情緒紊亂都是不必要的。你可能感覺這句話有些絕對化。情感和情緒時不同的。因為一些刺激而產生情感的上的痛苦是正常的,如果你過度沉溺于這種痛苦中或者夸大這種痛苦就會給你造成情緒問題。情緒是自己制造的,所以也可以由自己控制。不管你的處境有多么惡劣,你實際上都擁有改變自己情緒的能力。理性情緒行為療法:A-B-C;A代表客觀事件,B代表你的信念(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C代表導致的行為結果。你的情緒行為結果是由于你的信念導致的,而不是客觀事件;如果你是非理性信念就會導致你痛苦不堪。
那么如何區分理性和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的信念常常表現為3個方面:1.主觀:因為我非常想要做好這件事,所以我一定要做好這件事。2.夸大:有一個在我心中非常重要,我必須得到他的重視,否則我就活不下去了。3.極端:人們應該公平對待我,如果不是這樣他們應該被懲罰、詛咒。理性信念看待:1.想做好,未必一定可以做好。2.我們很重視一個人,未必意味著對方一定要重視我們,即便人家不重視我們,我們的生活不會被毀掉。3.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在所難免,即便有人冒犯了我們,并不意味他就應該因此而受到嚴重的懲罰。非理性信念常常是我們摻雜太多的主觀因素,所以心想事成,在現實中概率非常低。如果經常用:應該、必須、一定要來想問題,就會陷入非理性的信念中,從而導致痛苦的情緒。非理性信念也會導致你的自滿或者自負,本來你在這個領域比普通知道的多一些,但你因為自信自認為高人一等,覺的自己是超人,慢慢習慣以我為中心,就會有痛苦的情緒即將找到你。
駁斥不合理的信念。非理想信念的本質就是我們經常會過度苛求自己、苛求他人、苛求所在的環境。理性情緒療法就是三條:1.無條件自我接納;2.無條件接納他人;3.無條件接納我們現實環境。以上三點是處理一切情緒困擾的根源。
具體應該如何做。
1.駁斥不合理信念。嘗試問問自己:我們認為的必須真的有什么邏輯和憑證嗎?例如:面試失敗,你內心可能會想這個面試官必須喜歡我。錄用我,而他沒有,這太糟糕,現在結果是這樣這證明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以后也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當我這樣看待問題,就會陷入焦慮、沮喪之中;或許我可以想一想問什么面試官一定要錄用你呢,盡管我非常看重這份工作,但是我真的沒有權利要求他人,這就是無條件的要求他人。然后,這個結果太糟糕,有什么證據呢,雖然失去這份工作,但我不會因此而苦悶而死吧!失去這個工作,我今后人生不會感到快樂,事實上我可以找到其他快樂,所謂無法忍受是我們內心夸大這種感覺。我是一個失敗者,同樣這個面試不是生活的全部。通過這樣調整我們明白我不喜歡這樣的結果,但這就是現實,與其自責、責備面試官、責怪命運,還不如努力下次表現更好。
2.
2.行為、認知、情緒時三位一體,互相可以影響。當你遭遇現實困境,你會為焦慮的事情而焦慮。解決現實問題之前,先解決情緒問題,也就是情緒第一法則。以前我的大學同學家庭經濟情況較差,他想買電腦等電子設備,準備出去打工,又害怕影響到自己的專業學習,從而影響到自己獎學金,他感覺壓力很大,去問同學借錢,感覺張不開口。他找我來咨詢,我先幫他理清情緒,讓他不再那么焦慮;我建議他先向同學借錢,之后暑假可以去帶家教之類的,把錢賺回來;他自己覺得也可行,就不在那么焦慮。平復情緒,才能處理好當下的困境。你可以去運動或者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情緒和壓力,身心的互相影響的。
3.羞恥攻擊練習方法。不一定是羞恥的事情,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4.練習反復、練習。
最終你需要明白無論是你自身還是外界的不盡人意,你需要明白這就是世界的天性,我們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我們可以做自己情緒主人,不再因為情緒而困擾。
文章首發于渡心人,探討心理學,歡迎加微信qs8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