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在這里?!?br>
“我在這里?!?/p>
特意選在從廈門回來的車上,讀完《擺渡人》的結局。故事從一場火車災難開始,于主人公在車禍現場醒來結尾。我覺得在火車上讀完是對這本小說的尊重。
我都覺得自己有病。
讀完以后望向車窗外,左手托著下巴,做沉思者的樣子。我想讓自己有一點感動,有一些感想,可是除了外面綠綠的田地和大片大片的水塘,一點感覺也沒有。當時看這本書就是為了結局這兩句話。簡單,卻跨越了生死的承諾。
看他們在荒原上的章節,幾次都想跳到故事中去,一巴掌呼醒白癡的女主。拖拖拉拉將白天時間耗盡;鬧小孩子脾氣;返程中不顧兩人死活沖動的跑出安全屋。故事的情節和發展有時毫無緣由的??赡茉O定的女主年齡15歲,就不該用成人的思維和個人喜好去判定吧。
雖然故事內容不喜歡,但這本書傳達給我的,卻是跟我價值觀完全相符的。擺渡他人,也擺渡自己。這是很早之前聽到的的評價。迪倫在生死邊界被擺渡人拯救,擺渡人最終被她帶回人間。迪倫和她的擺渡人,可以看做愛人,可以是一個人跟她的夢想,也可以是其他的。
就像你努力培養了一個好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不得不忍痛糾正原來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堅持早起,比如養花每天修枝澆水。待這件事情成為了你的習慣,總是自然而然的去做時,習慣又反過來讓你成為了最初想成為的樣子。比如成為了曾經羨慕的早起的那類人,比如成為了一個懂花養花的高手。羨慕別人往往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能長久的堅持下去。
同時也覺得故事有點隱喻現實,我們的一生都漫長而短暫,遇到彼此對的那個人才能成就對方成全自己。從原有的生活狀態走出來,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遇到那個人,還要懂得堅持并兩人都確信,最終一定會有美好的結局。攜手走下去,哪怕面臨的是魂飛魄散又如何。堅守住內心并一直做下去,才能逃離被詛咒的命運。
正是因為想來簡單,置身其中我們都難以做到,才會感嘆有多么的驚天動地吧。
韶華易逝,絕大多數人終將碌碌一生,平淡平凡后飄散如煙一樣消逝。唯有不屈不撓的努力,才能戰勝被詛咒的命運。
不拼了老命,誰知道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