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初一晚上看芒果臺的晚會,散落在地球各地的華僑華人對著鏡頭表達對祖國的思念,鏡頭一轉至澳大利亞墨爾本,心里咯噔一聲,生怕看到那個人。
想什么呢?怎么就會出現在電視上接受采訪了?墨爾本的華人那么多,怎么會偏偏是他?
事實證明我想得太多,那個人也沒有在電視上被當做采訪對象出現。自他去后,每當聽到墨爾本這三個字,思緒都會不由自主地停滯幾秒。
多少事欲說還休,我羨慕那些可以將回憶書寫出來的人們,因為他們提起過去的時候,還有故事可以說。
大部分人沒談過刻骨銘心的戀愛,以為自己擁有的是細水長流,卻不知道時光將曬干這長流的水,干涸這溫吞的記憶,消磨這殘存的一點點對于過去的懷念。
致使我們以為的地久天長,都不過是黃粱一場。
入夢的時候,那個人伸出雙手,握住了我。
中.
當你回想起初戀的時候,是以何種表情?
或者說并不一定是初戀,是印象最深的那段戀情、那個人。
也許你們并沒有開始,就已經終結。
我的高中同學H面容姣好,會用文字筑精美城堡,讀起來抑揚頓挫的句子長短相疊,描寫出自己喜歡的對象也游刃有余??此奈恼驴傆幸环N“媽的你怎么這么慘大家怎么也都這么慘不活了不活了”的錯覺,和她聊天時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她問:“你最近還好嗎?”
我答:“還好啊?!?/p>
她道:“真好,我最近balabalabalabala……”
我:“……”
這一切的起源是她愛上了她的室友(女),每日沉浸于這種“最愛的人就在眼前可是彼此間有萬道溝壑難填平”的痛苦情緒無法自拔,致使我們看到她的狀態除了“我愛你,大火不能熄”就是“像死一樣活”之類的話,在我冷靜下來后總會仔細地想,“到底有沒有那么愛?”
所有執著于苦戀的人一定有受虐傾向,其中最不能讓人接受的自然是殉情者。
前些日子微博上很火的“為愛燒炭自殺”的男孩兒挑釁了無數人的神經,眾段子手們也在調侃“沒有多少空氣了……”這樣的梗,也會有人在下面評論說“人家都要死了你們有沒有點兒同情心”之類的話,但只有那些發聲的段子手們能分辨出來,自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還是趁著自殺的人還活著而火一把。
脆弱的人本來就不適合活在荊棘世界里,也不會見到嬌艷欲滴的玫瑰觸手可得。
你在愛一個人時化身為情話大全,說什么“我愛你愛了整整一個世紀”,別傻了,我尚且不知道王八能不能活一百年,至于說出這句話的人,夸張也要理智一些。
我見過太多為了愛要死要活的人,可當你跳出來冷靜地想一想,自己似乎又沒那么愛他(她)。
可是,你怎么愿意承認,你擁有的是不夠鐘情、不夠專一的自己?
殉情的人也算是選了一條好的路,以免當初說“愿意為你而死”的自己在歷經漫長時光后愛上他人,打痛了自己的臉。
《胭脂扣》里的如花若是沒有服藥自盡,將會在今后瑣碎漫長的人生里和十二少攜手共度,芝麻蒜皮大小的事情也會重達千斤,壓在人身上透不過氣。等到終于挨不過去的時候,才會驚覺,“原來沒那么愛啊……”
本來么,殉情是懦弱者唯一聰明的選擇,將還沒來得及變壞的愛情就此終結。
是不是真的有那么愛他,當真是需要想很久再回答。
下.
我始終覺得,你愛的是那個“為了愛不顧一切”的自己,是那個“沉浸于黑白世界里天都暗了”的自己。有些失戀的姑娘馬路上大哭不顧形象地打電話大吵大鬧,所享受的是“我失戀了他媽的誰都別理我”的感受,失戀的次數多了,也許根本不在乎這一次剛剛分手的對象是誰,只有一個“老娘他媽失戀了”的念頭支持著她,讓她覺得自己是那么那么深情,全世界的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然后擦干眼淚收拾行囊投入下一個男人的懷抱……
周而復始。
她們愛的是那個卑微的自己,站在愛情面前,像只小丑。
又有誰會在意呢?
但不是有這樣一句話么?矯情是談情說愛的必要條件。
“親愛的我冷”之后添上一句“寶貝兒過來”才是正確答案。
說“傻逼你冷你不知道穿衣服”的人也未必是真的愛你。
于是現在的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口罩圍巾,別像個傻逼一樣凍著自己。
偶爾的矯情當然可以。
只怕你沉浸在“我愛你愛了整整一個世紀”這樣的情緒里,像別人眼里的傻逼,又辜負了上天為你創造的無數個機會,錯過無數個有可能的適齡男女。
只要夠堅硬,“不可自拔的除了牙齒,還有愛情”就是狗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