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教育子女,父親的作用不可低估,父親的角色不可替代。早在70多年前,魯迅先生就提出"我們怎樣做父親"的問題,然而今天,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爸爸們常常因為自己的"事業"而越來越不懂得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了。尤其是一些小年齡段的孩子對于爸爸有一種天生的疏遠感。從一個生命的孕育開始,在孩子的情感世界中等等。而在我們育心蒙賴平臺有這么一個智慧的爸爸,他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呢?
? ? ? ? 早上羅主任分享了她女兒昨天去學校遲到一事,她家住學校對面,但每次孩子都卡點到校。而昨天剛好被學校的領導抓到了,被全校通報批評。班主任也在微信群里,要求學生叫家長第二天來學校做檢討。她女兒其實是非常乖巧的孩子,受到這種批評自己也非常難過,所以就給媽媽打電話說了這件事,但還是很害怕跟爸爸說這件事。
? ? ? ? ? 其實,這件事情發生了之后,羅主任就通過微信群就看到了通知,并立即打電話去跟老師私下溝通,羅主任非常贊同學校的通報批評,作為家長一切都會以尊重學校規則為準則。在回家之前就思考如何來引導女兒在錯誤與挫折中成長,做到非暴力溝通。
? ? ? 羅主任描述:一回到家女兒就拿張凳子站得高高的,開始邊哭邊朗讀自己的檢討書。你的檢討書里面很多都是寫的事件,我第一次遲到被抓住了等等,當然孩子這樣寫也沒有錯,但是智慧的羅主任也是先觀察再耐心的去聆聽女兒的心聲,談感受以同理心去安慰女兒,問女兒是不是很難過呀! 再提需求我知道這件事對你很難過,其實爸爸如果在單位被領導批評也會很難過。但是這件事已經發生了,成為過去式。如何在這件事當中能夠看到成長點?今后你有什么更好的方式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嗎?通過一步步啟發再請求來疏導孩子,從而讓孩子感受愛和尊重,從事件當中成長,知道了人生的方向。
? ? ? 通過羅主任和女兒的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羅主任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讓他和女兒情意相通,親子和諧。
? ? ? 透過羅主任的分享,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曾經在我讀初中的時候,父親跟我的一次談話,到現在還印象深刻。當時我們家就有電話,有個女同學就跟去我家玩,她用我們家的電話撥打了另外一個男孩同學的電話請那個男同學幫忙請假。是對方男同學媽媽接的電話,男同學的媽媽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感覺兒子好像是談戀愛,就直接找到班主任說了這件事,同時也追查到了電話是我們家的,老師就直接找到我爸爸說了這件事情并叫我同桌也是我們班長私下打探我是否戀愛。于是就出現了和爸爸一次談話,爸爸就是責怪,批評,指責的我不認真學習,并沒有說出具體什么事,直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自己才明白是這場誤會。但這次談話還是給我深刻印象不能過早喜歡和愛慕之心,總是沉浸于事件而自責。一直以一個受害者的心態,后來有個同學稍微對我好感,我就特別反感,甚至是討厭他,感知愛的能力太差了。當然現在我學習了,已經提升了。透過這兩個案例,同樣是爸爸引導,當然父親那個年代的教育方式也沒有錯,都是愛女心切。那么如果在新時代造就我們的下一代,父親的語言溝通還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心。
? ? ? 有句話說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的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那就要去學習。
? ? ? ? 首先,我們要做到愛和尊重,讓愛融入生活。在此基礎上,對待孩子,我們要去探尋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們的愛。我們要通過日常的觀察,和孩子建立鏈接,找到結果,并清楚的描述下來。要和孩子成功的進行溝通我們還要和孩子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感受源于我們做為父母自身的需求,當然我們無法犧牲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 ? ? 第二,有時候傾聽比語言更具有力量,傾聽會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尤為重要。如果在自己情緒低落時,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去和孩子建立鏈接,同時我們也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我們對自己才會重獲生活的熱情。有效的溝通還教會我們學會表達感激。
? ? ? ? 溝通的四要素是,1,說出觀察而非評論。2,善于體會和表達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而不是想法。3,知道感受的根源是我們的需求,而不是歸咎于別人,要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或是他人的需求上,負面情緒會立馬降低。4,提出清晰明確的要求,而不是命令。這四步看起來簡單,做起來確實難度非常大,之前我也學過這個方法,把這四個步驟寫在手上,我也試著做了一下,初學的時候確實需要時刻提醒自己。
讀經計劃:
2019年1月15日農歷十二月10日星期二 陰
團團6歲264天
讀經第115周第2天,累計794天
讀經方法:137
讀經內容:
《英語二冊》Lesson14
《黃帝內經》第十五經
《易經》噬嗑卦,賁卦
媽媽朗讀中庸29遍,論語第10-11-12-章9遍。
女兒:認真復習,為期末考試加油!女兒沒有帶傘,于是開車來接她去鋼琴店,剛開始我在想我在上班,沒有時間去送。想想還是轉換了一下自己的思維,見到女兒我就說:今天非常榮幸在你第一個學期的最后一天來接你一下課。女兒說,很榮幸??!我說對的,非常榮幸!女兒就告訴我:等下下了鋼琴課我就直接到鋼琴店里把那本書先做。我問:女兒是什么書?女兒說:是寒假作業??!我早點做完了,寒假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呀!哈哈!這一點比我們讀書的積極多了。知道作業是她寒假的重要的事,要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