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每個階段有必要抽出一些時間里整理總結,那么既然是總結也就不需要寫那些“奇奇怪怪的話”。 但是,經不住年少愛嘚瑟,又想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方面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另外一方面也能逼自己用點心兒,更好的思考。
烏鎮舉行的互聯網大會剛過,在大家一致看好互聯網的今天,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App推廣的競爭越發的激烈!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也更加深刻地體驗到傳統行業轉型做互聯網產品及中后期推廣的不易。自家的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慢慢的進入正軌,加之前面所說的那些,于是有了這篇關于APP運營推廣的小結。 介于我說的也不一定對,也沒有人能代替你主動思考, 就當我是拋磚迎玉好了。
好了,廢話少說,先來個簡單的目錄:
1.產品定位
2.競品分析
3.市場分析
4.推廣方案
5.效果監控
6.穩定優化
姑且讓我簡單的分為這6大板塊,個人覺得作為一個普通的CP,基本做到這些就ok啦。 如果想往更高一個級別晉升的話,可能還需要考慮到團隊的構架,績效考核,團隊管理。。。。。這些都不在現階段能力范圍內,就不在班門弄斧了。
一:產品定位
我有這樣的思考,得益于早期看《精益創業》的一些啟迪以及在產品團隊組建初期混跡其中時對于產品的一些理解。產品經理會更加深入地思考做一款產品需要滿足那一部分人的那些需求,也就是說一切問題從需求出發去考慮。那么,對于運營喵而言我們應同樣如此。清晰的產品定位,目標用戶定位是運營推廣的基石。一切推廣在我看來就是圍繞他們而展開,這就需要我們關注到以下幾點:
1.產品在市場的分類
在開發者后臺提交APP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家產品是屬于哪一個分類。 從小米2015年上半年新增應用分布圖,不難看出市場的分類繁多,每個分類中新增APP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更為直觀地是不同的分類中競爭的激勵程度也不同! 但是,無論競爭多么的激勵,屬于那一個分類就放在那一個分類中,不要來回的更換,不然搞不好就出現下面這樣的情況:
2. 目標用戶分析
前面講到了分類,其實每個分類里不僅存在著競爭還存在不同喜好的用戶。常用的用戶特征有:年齡、性別、興趣愛好、性格特質等。 構建用戶畫像一方面可以在推廣的時候更好的投其所好,滿足產品受眾的需求,從而獲得高質量的用戶不斷的完善迭代產品。 另外一方面也是對市場的了解,關于這部分下面的市場分析會講到。
二:競品分析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做競品分析時產品的側重點可能在于UI交互,功能等方面。而運營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競品以下幾個方面:
( ? ?肯定還有其他方面,暫且就提這4個方面。?)
1. 產品的市場定位
2. 產品的目標人群
3. 運營推廣方案及策略
4. 市場數據
拿自家產品‘WiFi密探’來講,作為一款WiFi類工具產品。其實在市場上早已不計其數,而且大家所知的萬能鑰匙更是巨頭。但是有這樣的巨頭,相應的也代表你會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壯大。 這個時候因為自家的關鍵詞沒有被百度收錄,那么就可以通過百度指數去看競品他們的一些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一方面可以幫助你了解即將要面對的受眾是怎樣的一些特點,另一方面可以在通過記錄歷史最高點的時間段,搜集那段時間內他們是否在網媒渠道或者社交渠道做過相應的活動,如果能找到,那么就可以繼續分析他們活動的形式等等,進而為自家產品接下來要做的活動做經驗儲備。這里所說的市場數據是指應用商店的一些數據,比如競品在每個市場的下載量,評論數,星級等等這些其實都反應著他們對這個市場的重視程度。喜歡某一個市場,除了它帶來的量級大,還會有什么原因呢? ?你要相信你接下來所做的一切,前人或許早已摸透。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就花點心思看看別人怎么做。?
簡單的一張小圖,就不細講啦!
三:市場分析
相信大家對在App Store如何做關鍵詞優化即ASO越來越熟悉,那么國內眾多應用市場的規則又是怎樣呢? 照搬蘋果的那一套方法還是否奏效? 大家都有著眾多的疑問,其實我也大家一樣,也有很多不解。 但這不妨礙我們簡單的聊一下國內市場的種種。
規則,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的。我相信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App Store,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對其規則相當的熟悉,但這不代表每個團隊或者個人有充分的理由和動機來無償分享! 除了會泄露一些商業機密以外,在我看來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家產品可以不斷發展,另一方面這種壁壘也讓競爭更加趨于公平。畢竟不勞而獲是可恥的,只有付出,才有的到。
那么不講算法還有什么可說的呢?子木在這里基于經驗簡單的講一下國內幾家市場的特點。
小米市場:
在眾多市場中,比較看重用戶體驗的一個良心市場。整體簡潔,分類也很清晰。后臺可以設置關鍵詞,只要有位置可以排到前面就一定有量。 至于量的質量如何,大家可以去看小米市場用戶評論以及友盟的設備統計。只要用心研究,免費進分類的精品推薦還是可以的。
360市場:
原諒我告訴你,沒有量就不要想位置了。同樣沒有位置,就不要想要量了。 這一點,單看排在前面的產品的量級你就應該明白,這是一個看量的市場! 慢慢來吧~
百度市場:
活動很多,宣傳和扶持很多,最近重要配合大趨改了后臺,謝天謝地! 這個市場的關鍵詞很重要,要相信他們在pc端搜索的能力同樣適用于移動端。能被打上一個好的正確的標簽,就是福氣!另外據內部數據得知百度手機助手用戶畫像為20-25歲的男性居多,主要分布在大中小城市,偏屌絲。
注:請善用百度指數。
應用寶:
很嚴格的一個市場,據說是無法通過下載量和排名進行優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高質量的評論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排在前面,那還不趕快帶上關鍵詞去行動,記得點贊哦! 另外,微下載這樣神器都已經步入2.0時代了,很多人還在微信里引導用戶轉到自帶瀏覽器下載app。不知道的,趕快去研究!
豌豆莢:
“別叫我應用市場,再叫我和你急” ?搜索這片文章,看豌豆莢是如何告訴你什么叫情懷。
oppo:
如果你和我的認知一樣:女性用戶會更多的選擇oppo手機。那么請想想產品的定位和目標用戶是不是在這里!
魅族:
和oppo相反,多數是用魅族手機的用戶都是男性用戶。那么結合目標用戶需要分析的那些點,魅族的一些數據是否可以給你帶來價值。 拋磚引玉,自己想想吧~
關于市場分析,暫且就講這么多。可能沒有期待中的那么多實在的干貨,某些地方語焉不詳,想要深入探討的私下帶著你所知道的‘干貨’約我好了。
四:推廣方案
在寫的另外一篇“ASO整合營銷”中提到過:“推廣的核心在策略,運營推廣要做的就是整合資源,然后把資源利用到最大化。” ? 通俗的講就是在與敵人過招時,一套組合拳打完,如果想贏得勝利必定有一招一擊致命! 推廣更要多面出擊,把能夠想到的途徑方式都嘗試一下,不斷的試錯分析,等待爆發,在眾多渠道中殺出血路,最后一招制勝!
那么如何來制定推廣方案呢? 提供以下思路:
1.制定推廣的目標
2.制定推廣方案
3.核算推廣預算
關于目標:
簡單的說就是你為什么做?怎么做? 做的時候需要什么! ?在我看來這就是知行合一的表現。 大多數情況下,很多朋友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或者知道為什么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 但我覺得前者更可怕,所以永遠不要漫無目的的做事情。 (好一碗雞湯。。。)
關于推廣方案
“推廣絕不是一蹴而就,雖然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迫于KPI等多方的壓力而急功近利,但不得不承認ASO的優化必將伴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和產品運營緊密關聯!” ? ?重要的話,說兩遍。 既然不是一蹴而就,那么就要根據目的來制定推廣的階段計劃,并且把握重要的時間點。
線上兩大推廣渠道:1. 各類可提交apk的商店;2.網媒渠道;3.社交渠道。2和3這兩個渠道,還在學習中,求小伙伴勾搭賜教!
第一階段:
A:用表格整理產品上線的渠道,并逐個熟悉主流商店的規則。這些資料,一方面有很多熱心的小伙伴已提供可查,另外一方面在開發者后臺也都有相應的規則。 一定要去看!百度搜索文檔時,分享一個小技巧。
B:各種上線素材的準備,如屏幕截圖,軟著等。
C:產品上線,記錄每個商店開發者后臺的不同點。如,小米需要提交關鍵詞。存在即合理, 這類的重點分析。
D:用表格記錄每個市場,每天的排名變化及下載量。
第二階段:
A:基于之前的競品分析,提出假設準備做定量測試。
B:收集并盡可能多的去了解第三方渠道,并做記錄。
C:根據之前的記錄和分析,制定付費推廣計劃。
付費推廣:
1. 積分墻
2. 刷榜
3. 廣點通,粉絲通等
第三階段:
這個時候產品已經上線并產生了一定的自然下載量,你可以看到每個市場給出的真實反應。根據這些反應以及在第二階段做的事情,就要開始著手考慮優化排名,提高下載量的事情。 這個時候是選擇從那個市場開始,一方面是看你在第一階段的數據記錄(排名、分類)另外一方面是看第二階段你做的競品分析以及渠道的了解。 因為,核算推廣預算就是基于對渠道的了解。 想要性價比高,就費點心。積分墻和廣點通這一類的我就不講了,講點不該講的細節。
無論是刷量還是刷榜,都是行業里的一些潛規則。各路渠道也有各自的方法 ,如何甄別優劣,只能多試。 注意以下幾點:
1. 真實用戶(雖然我知道很少)
2. 有經驗,可做控制風險。
3. 可做全天24小時分時段操作,理由不言而喻。
4.刷榜的方式(機刷,服務器刷, 積分墻導入)
除此之外,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孰優孰劣大家自己分辨吧。
1. 一桿子流
這一類是指在第一波推廣結束后就簡單的得出沒有效果,然后就停止后續的操作。 一口想吃個胖子,自己難為自己。
2. 爆發流
“聽說這樣做,就能馬上帶來量” 然后就立馬安排了一波量,在數據上得體現就是平日了幾百,突然那么幾天上萬,然后又掉了下來。 為什么會掉下來,和一桿子流一樣他發現沒有什么變化。 這樣不僅使后臺數據曲線很難解釋,而且不可能找到規律。
3.新版流
2.0版本要上線了,趕快推一波。 結合重要時間點是正確的想法。可是,就只想爽一次嗎?
4. 穩定流
綜合競品、產品、市場等多方分析,分渠道做長期定量分析。 觀察不同量級在不同階段不同市場的變化, 記錄數據,尋找規則。 讓后臺數據,假的逼真!
5. 無腦心電圖流
一般都是不做長遠考慮,是1.2.3的綜合體。
關于推廣方案就分享這么多啦,在實際的整理中其實是有很多表格的。很多朋友也許覺得那些表格才是干貨,之所以沒有分享是因為我覺得授人以漁更好一些。聰明的你,一定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趕快分分鐘完成一套方案去申請費用吧。
五:效果監控+穩定優化
所謂的效果監控,其實就是數據記錄加數據分析。我不會告訴你自APP上線以來,每天的排名變化和下載量我都在記錄。運營不就是一個細活嘛。穩定優化,沒錢就慢慢來!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排名:分類排名+關鍵詞排名
2.下載量
3.激活量
4.注冊量
5.付費
重點講一下排名和下載量的監控,如果不做記錄的話你很有可能不知道為什么今天的下載量突增,因為沒有歷史參照。 既然優化本質就是位置和展示,那你為什么不記錄呢? 關于激活,注冊,付費用戶的數據變化,這個就看產品啦。 最后,奉上一張圖就結束啦....
寫在最后
市場的變化就像天氣的變化,變化莫測又有誰能及時廣播。當數據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其實就是整體策略的掌握。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起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