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約”見證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趨勢與重構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移動互聯網的迅猛普及與發展已經是一件有目共睹的事情了。隨著移動互聯網對時空的消除,一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或者被信息不對稱所制約的商業模式,都將變成傳統的商業模式。一切依靠傳統商業模式運轉的企業,都將變成“傳統企業”。2015年,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元年,而2016年則是移動互聯網全面爆發的一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國上千家中小型企業必須要加快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速度,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讓企業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

面對眾多企業的轉型之路的困惑,面對新生企業創新創業發展運營的難題,6月16日由正和島成都分會、霸道總裁餐飲俱樂部、福瑞至控股、8090國際俱樂部、創享惠、永樂會、一生約、商業達人俱樂部、成都新青年創新創客公社,聯合主辦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趨勢與重構——聯合社群走進一生約”沙龍活動在成都力寶大廈13樓會議廳拉開帷幕,為到場的企業家們提供一個觀點激辨,智慧碰撞,理性思考的深度交流的平臺。本次沙龍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200位的企業精英、社群大咖共聚于此。國內定位專家、中小企業商戰顧問黃海洲先生,國內商業地產策劃大師穆健瑋先生,中國霸道總裁餐飲俱樂部創始人鬼王吳君快先生,前京東集團副總裁、聚美優品-POP事業部總經理路騁先生,著名作家、學者、資深傳媒人龐驚濤先生,力寶大廈之父、正和島強基茵部落聯合發起人、福瑞至控股&新盛唐集團董事長唐聞先生,分別先后從創新的本質與創業規劃、商業地產創新轉型之道、如何經營估值1億的社群、移動互聯生態下的轉型升級、移動互聯生態下的轉型升級、未來生活方式與“一生約”幸福生態6個方向分享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發展中各自的親身經驗和獨到見地。

重要與會人員合影

據悉,本次活動現場中大多數企業正在面臨轉型或準備再次創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席卷全國,但是真正在創業過程中如何抓住市場的需求,如何解決用戶的痛點,在掌握了市場需求后,又有什么樣的戰略來參與市場的競爭?黃海洲先生是這樣理解的:“創新的目的就是為了贏得顧客,企業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創造顧客。”“品類的凈化及分化催生品牌,品牌贏得顧客,顧客成就公司,公司成就創業者及員工,所以創業者及公司首先要研究品類,掌握品類進化及分化的規律,打造品牌,進入顧客心智,商業創新的品質是品類創新,圍繞品類創新打造品牌,率先進入顧客心智。”

演講嘉賓

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雙創、供給側改革等政策不斷推出,拉動經濟新趨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的轉型重構已經刻不容緩。特別是我們現在看到的BTA——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使用平臺、數據、金融,無所不包、無所不及,移動互聯網時代極大地顛覆了我們原有的社會。

記者了解到,福瑞至控股的董事長唐聞先生可謂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感觸最深。唐聞先生向記者介紹到,他5年前從傳統房地產行業轉而從事節能環保行業,并運用互聯網思維踐行低碳5年,成立了一生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了”一生約“家族健康衛士。“一生約”是致力于搭建一個低碳共享平臺,幫助開發商系統升級商業及住宅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便最終實現為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的目標。在“一生約”系統助力下的地產項目,可以擺脫原本冰冷的水泥盒子建筑形象,升級為幸福居住空間。業主使用“一生約”APP后,便能過上期盼已久的綠色健康生活——在“一生約?低碳商城”一鍵選購一流的低碳、健康、智能產品,換來潔凈的空氣、健康的食品和干凈的水,遠離裝修污染的侵害;同時,室內微環境在用戶手機上隨時看得見,“一生約”提供一鍵改善環境質量的方案;用物聯網智控的方式與“一生約”智能硬件互聯,像是雇傭了保鏢和保姆,保障大家安全,并能隨時隨地傳遞關愛;建立社區生態商圈,高樓從此變村落,實現鄰里互助,從此遠離孤獨;養老不用靠兒子,輕松享受社區養老醫療;而一鍵創業,不僅提供給更多人賺錢的機會,還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更重要的是,“一生約”可以通過系統強勁的用戶粘性助推項目的銷售效率,幫助開發商降低營銷廣告費用,同時提升項目的長期運營價值。

唐聞先生富有激情的介紹如此有情懷的一生約,恰好解釋了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社群走進一生約,促成了這個沙龍活動。在最后的高峰對話的環節,來自成都圈層、創享惠創始人的吳強先生,阿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軍先生,《帝九養生網》創始人、CEO石富強先生,熊貓王子酒店董事長、遂寧成都商會會長王毅先生,永樂匯創辦人張永先生,福瑞至控股CTO、知安、網絡尖刀創始人曲子龍先生圍繞創業創新這個話題根據各自的親身經歷和企業經營經驗進行了精彩獨到的高峰對話為整個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高峰對話環節

創業創新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體系化思考和行動的過程,其中包含著對時代與人性的思考、創業團隊的價值觀與使命感、以及創新文化和創新機制的結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想要在變遷的商業世界中重建競爭優勢,需要對新的商業邏輯有一個更加系統化的認識,也需要快速學習如何借鑒優秀成功轉型企業的案例,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杠桿創新優化企業的商業模式與運營模式,從而推動自身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深層次變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