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9年,我大學畢業,參加了一場招聘會之后,感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機緣巧合下,稀里糊涂創業了。
當時的想法很時髦,現在這樣的店也沒有見著。
我們幾個朋友聊天時,覺得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都有一些內心最深處的秘密需要找人傾訴。一旦給了認識的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全感。找網友倒是一條路子,但是見光死這種事,也不是一件兩件了,也存在風險。
一個心靈傾訴室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出來了。
二
一張桌子,中間一張帷幔,隔開了相對而坐的兩個人。
帷幔必須遮擋的嚴嚴實實的,同時能夠聽到彼此的聲音。
桌子上一盤零食,可以是瓜子花生、杏仁糖果、梅子辣條。再配上一杯飲品,飲品得特制,普通奶茶還不行,至少是鮮榨果汁。
有了視覺味覺體驗,還得來點輕音樂,舒伯特的《小夜曲》勉勉強強合格吧。
服務員呢,男的全是馬天宇,女的全是林志玲,聲音那叫一個嗲,一個柔啊。我們預測男性顧客會更多一點。
哦,忘了說,為了起到引導開導顧客的作用,咱的服務生得會一點心理學方面的東西。
這太特么難了。
三
創業的虛榮心在作祟,我們的想法越來越實際。
另外一方面,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暫時沒有工作的學生,也鼓勵填寫自由職業,方便托管檔案。
憑著在學校積攢的那么些人氣,找了一二十號人,少則八百多則兩千,湊了一部分錢,跟朋友合伙,盤下一個店后,我們做成了不折不扣的餐館。
沒有特色、沒有逼格、沒有競爭力,甚至連個店招都沒有(我們店在二樓,從一樓建了個樓梯上去,招牌比較高,一般人看不到。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城管沒有來拆除違章建筑,與現在比起來,還真是幸福多了)。
籌備開業期間,一個月從150瘦到了128,妥妥的減肥明星。
重點是,我們邀請了幾個學妹用丙烯作畫,軟裝了墻面和假窗,在北門墮落街,還真是獨一家。
難過的是,學妹大學時的愛好隨著工作和生活,漸漸遠離,只有插畫、手繪板這兩個詞,深深刻在了我的回憶里。
四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日均流水2千,一月6萬,一年72萬,純利10%的話,一年也能整個七萬塊錢了,這還只是剛起步,未來一片大好。
每天打烊后,在二樓百來方的陽臺上,我們胡吃海喝,洗盡一天的塵埃,然后回宿舍呼呼睡去。
秋冬季節,最愜意的時光,就是靠著欄桿,將風車插在竹制的柵欄上,看著風車打轉,透過風車,是樓下馬路邊賣燒烤的姑娘,她面容姣好衣著亮麗,矜持的我們,還不懂搭訕為何物,那個瘦個子男生已經霸占了她的美。
五
如意算盤落空。
不懂后廚、不懂前廳,沒有實戰經驗,只有理論制度的支撐。餐廳的經營每況愈下,有時候只能做三四百的流水。
現在人人網還能找到校友的評價。
12月份,經過分析,我跟朋友說出了轉店的想法。睿智的長輩說了一句話,我很贊同:“錢已經虧了,人不能再虧在里面了”。
六
看不清你看不清我自己。
講好了轉店的幾種可能性之后,協商的結果是,轉店后,將現有債務還清,再按照原有投資比例分配剩余錢財。
朋友說可以,但是需要再考慮下,我又趕著回老家過年,于是打印好的協議,成了口頭協議,埋了一個雷。
春節期間,朋友變卦了,說轉店收入先按照比例分,再平均承擔支出和債務。
查了合伙法之后,冷靜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同意了。
開年后,我找了份工作,還住在餐館附近,偶爾也會去吃飯。
某一天,去吃飯時,零頭的一塊錢,朋友的媽媽也找我收取時,我感受到了這個家庭的勢利或者說不通人情世故。
我的股份還在啊!
七
2010年的告別沒有儀式。
春暖花開的季節,朋友繼續經營著這家店,幾個月之后,店子關掉了,后來的處理過程,他沒有跟我說,我也沒有問。
再后來,他找了個女朋友,跟女朋友在原餐館幾百米的地方開了一家幾平米的豆漿店,一天可以賣一兩百杯,有時也會寒暄一下,不提過往,不再深交。
搬過幾次家、換過幾臺電腦、使用過多幾個郵箱之后,老照片無法找回了。
墻上的臘梅假窗,二樓陽臺的竹制柵欄,兩張一米八的大圓桌。
記憶卻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