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午飯后剛想休息一會,忽然收到一個男同學發來的微信:你看見某某某今早發的朋友圈嗎?你作為班長,能不能去提醒她一下,別再整天發自己的自拍大頭照上去,這個星期我已經看見7回了!
又補充說:實在想不通,那么大年紀的人了,難道真以為自己美若天仙???唉,實話說我毎次看了都想吐!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男同學太小氣了,可是剛好相反~他在同學中相當受歡迎,而且男女通殺。
因為他性情豪爽,跟誰都能相處愉快,紅包一出手必定是大包。
那就是那位女同學的問題了,能讓一個不拘小節的男同學如此忍不住要吐槽。
我平時幾乎不發也不看朋友圈,聽他這么說就特自去翻出那位女同學的朋友圈來看。
哎,果真是!~這位女同學起床覺得累發幾張自拍說沒睡夠,吃飯了發幾張說菜真好吃…慢著,菜好吃你發菜的照片啊,怎么發自己的大頭照上去了?
關鍵是,這些自拍真的很沒有美感好嗎?!(啊,背后差評別人…罪過?。?br>
2.
縱觀朋友圈,有人像這位女同學一樣喜歡發自拍,有人喜歡發各種心靈雞湯的鏈接,有人喜歡曬娃曬美食曬恩愛,還有人干脆做起微商,每天在朋友圈狂刷屏賣自己代理的產品。
當然也有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點開ta的頭像看主頁,只見一條干凈利落的分割線,線下白茫茫一片。
最近朋友圈又興起一個小功能——“朋友僅顯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于是如果這位朋友最近三天沒有發朋友圈,你看見的也是一條令你卻然止步的分割線。
我無意去評價誰對誰錯,當然也無所謂對錯。生活這本教科書教會我——存在即是合理。
所以,我沒有聽從這位男同學的建議,去勸那位女同學不要再發自拍上朋友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朋友圈怎么發自然由別人自己決定。
結果是——這位男同學從此屏蔽了那位女同學的朋友圈。
3.
是的,這就是對策。你發你想發的,我屏蔽我不想看的。各得其所。
回想自己不發也不刷朋友圈,多少也有些逃避的意思。作為朋友,我不想屏蔽你,但也不想花時間去各種點贊評論,干脆就把這扇對外的門窗關上好了!
我的想法是,與其刷朋友圈看別人的生活,或發朋友圈讓別人了解自己,不如花時間好好經營現實中的友誼。
但此刻細細思來,有點慚愧地發現,不發不刷朋友圈,除了認為浪費時間,還有一個原因是~極度缺乏自信。
潛意識里不相信自己運營朋友圈的能力。
4.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朋友圈其實已經成為別人了解我們的重要渠道。
想想平時剛添加一個微信好友的時候,你是不是會馬上翻翻他的朋友圈,了解一下對方的為人風格?
同樣的,別人也是通過朋友圈來認識你,你每發布一條動態,就會成為一個展示自己的窗口。
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能讓朋友圈跳出記錄日常生活的初級水平,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和功效呢?
答案是:有!
假如你不想如我過去這般把自己封閉起來,假如你想把朋友圈變成一個打造個人品牌的平臺,那么學習一些發朋友圈的技巧就很有必要。
01.少曬自拍、曬三餐、曬孩子,多曬創意、曬工作、曬收獲
當別人還在曬磨得發光的自拍、曬大同小異的一日三餐、曬孩子吃喝拉撒的時候,你來曬獨具匠心的創意、曬有反思有進步的工作、曬令你成長的收獲,就可以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品位,成為朋友圈里的佼佼者。
02.說好聽的故事
無論是看文章,還是在飯桌上聽人聊天,你會發現,相比硬邦邦的道理和情緒宣泄,有情節、有細節的故事更吸引人。
朋友圈里充滿故事的人,更容易在社交網絡里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
03.教別人你會的東西
時不時在朋友圈輸入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把你掌握的知識或技能分享給大家。比如分享你的閱讀清單,分享健身心得、寫作技巧、好用的時間管理工具,等等。
讓別人從你的動態中學到新東西,不僅能幫助到大家,還能讓你增值。
04.掌握發朋友圈的時機
不嚴格要求每天都發朋友圈,只要不間隔太久就好,以免別人忘記圈里有你。
不要一天發好幾條,造成刷屏,很容易讓人反感。
早上7點左右、中午12點左右、晚上10點~12點,據說在這幾個時間段發朋友圈被看到的幾率最大。
05.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如果有時間,有感覺,有收獲,不要吝嗇給朋友點贊評論,這是增加和微信好友互動、增進感情的機會。
自己發的朋友圈,不要計較誰評論了誰沒點贊,不是人人都會時刻捧著手機刷朋友圈的,你也是。
一切隨緣。
今天寫的感悟更新了我對朋友圈的認知,原來它可以如此的正能量。
我的小伙伴們,你們get到了嗎?快快和我一起行動起來,別再讓朋友圈的舊思維、老模式把你“圈”住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