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理論】里博恩·崔西有這樣一句話:任何人只要專注于一個領域,5年可以成為專家,10年可以成為權威,15年就可以世界頂尖。也就是說,只要你能在一個特定領域,投入7300個小時,就能成為專家;投入14600個小時就能成為權威;而投入21900個小時,就可以成為世界頂尖。但如果你只投入3分鐘,你就什么也不是。特別要說的是這一萬個小時屬于一萬小時的精深練習。英語的學習重在模仿和練習,高手都是練出來的。現在大家許多人學習時間管理,包括我的熱愛的趁早也強調的是計劃時間,高效執行。我們接觸和學習英語也多達十幾年了,但是大多數人的英語水平還是停留在簡單的交流上。我們有許多學習英語的App,記憶中有過一個人使用扇貝英語打卡一千多天從未中斷過一天,現在是上海的同聲翻譯,一年的閱讀量近200多本。可見英語的學習需要時間的積累,TED有一篇《如何六個月掌握一門外語》,說到英語的學習如同肌肉的訓練,需要長期的刺激,開口模仿包括表情,口型等。如果早期接觸過李陽瘋狂英語的也知道,他的核心強調的是一句話一句話重復至脫口而出,模仿的以假亂真。所以今天我想說的是英語學習不在于用多少工具,而在于現有的少量的材料我們能夠把它們完全吃透,以練習口語為例,任何一篇文章里包括英語發音的所有連讀,轉音情況,我們唯一需要的是一篇文章多次模仿,直至語音,語調與原始音頻上完全一致。李小龍有句話說:我不害怕會一萬種腿法的人,但我害怕,把一種腿法練了一萬次的人。換句話說便是將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是成功。精深練習也代表重復的練習,就如同一本《紅樓夢》,人在不同年齡段閱讀得到的體會不同,一本經典文學的魅力在于值得我們多次去閱讀,同樣,在英語口語的練習上,我比較喜歡模仿經典的演講,因為經典是經歷過了時間的流逝而沉淀的精華,比如我最近學習的《Youth》,幾乎重復了六年了,一年多次學習,模仿從淺意識進入超意識,直至脫囗而出,一是帶給我自信,二是認可它的主題: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總之,英語精深練習的秘訣就是:重復,重復,再重復。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我去跑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