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十月底就要結婚了,作為大他六歲的姐姐而言,這個消息還是比預想中來的早了些,我躊躇著,一直不知道該送點什么給他。我呆呆的望向窗外,記憶把我拉回從前的時光……
弟弟還在媽媽肚子的時候,我就時常陪著他倆一塊散步,有時是去體育場的操場上走一圈,踩著軟綿綿的小草,手纏繞著媽媽的胳膊。有時是去河邊溜達一圈,擱淺的小河灘會留下兩串腳印,一串是媽媽的腳印又大又深,一串是我的又小又淺。媽媽最愛摸著肚子問我喜歡弟弟還是妹妹,我每次都豪不猶豫的回答:“要弟弟”。
媽媽的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來,隔壁同樣要二胎的嬸子每次都挺著他尖尖的肚子,指著我媽圓乎乎的肚子說:“估計你那個還是閨女,我這個像兒子”。兩家的孩子沒隔幾天相繼出生,我媽給我生了個弟弟,鄰居嬸子依舊添了個姑娘,從此嬸子對我們愛搭不理。
媽媽是在自己家生的弟弟,接生的阿姨是爸媽很好的朋友,她留在屋里守著媽媽,爸爸和奶奶在外屋準備包餃子,我則負責傳遞消息,端個水什么的,大多數時間是不讓我在媽媽屋里的,我只能焦急的等在媽媽屋外,聽著媽媽隱忍的叫聲,時不時掀起門簾關切的偷看兩眼。生個孩子咋這麻煩呢,我在心里默默的催促,快一些,再快一些,終于,不知過了多久,聽到了小孩啼哭的聲音,那聲音急躁響亮,爸爸快步走進屋內和阿姨連連道謝,隨后幾步就并到了后屋和奶奶興奮的嚷嚷,“媽,是個小子!”,奶奶的眼角漾起長長的笑紋,咧著嘴笑著說:“好,好,餃子麻利下鍋吧!”我急切的走到媽媽身邊,看著她身旁皺巴巴的小人,小臉哭的紅彤彤的,眼泡也腫腫的,我問媽媽:“這個小東西是我弟弟?”媽媽溫柔的笑著說“是你弟弟”。我看著這個小小的娃娃,想象著以后多了個玩伴,興奮的蹦起來“我當姐姐了”。
之后每天放學后,我都興奮的趕回家,快速的做完作業,為的是早一些陪弟弟膩一會,即使只是捏一捏弟弟肉乎乎的小手,或是拿著小玩具逗逗他就很開心……弟弟漸大,慢慢的會坐會爬了,媽媽每每做家務都會囑咐我看著點弟弟,別讓他摔到床下去,他坐著的時候,我也坐在他身后,然后從后面摟著他,讓他無法離開我的掌控,誰知道這個小家伙腿的力氣也不小,一個猛蹬,我倆就一塊向后翻滾而去,急的我連連喊媽媽來幫忙。幾次之后我調整了位置,每次我都背靠墻角再抱住他,任他怎樣蹬腿也無濟于事。
弟弟一歲半的時候,媽媽給他斷奶了,因為媽媽需要繼續上班,就把弟弟送到了五公里外的奶奶家。我要上學,媽媽沒有假期,每天都要上班,所以只有我周末放假的時候,媽媽會趁著她午休的時間騎著自行車帶我回奶奶家看弟弟,順便帶回去一大兜子好吃的安撫他的小心靈,我們每次總能聽奶奶說點弟弟的趣事。弟弟很固執,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奶奶給他洗了襪子,第二天他穿衣服的時候一定要穿那雙襪子,奶奶只說洗了還沒有干,他就不依不饒的找到了那雙襪子,放到了灶膛里攪和上了很多的灶灰,再拿出來自己憤憤不平的洗,邊洗嘴里邊陣陣有詞的嘟囔“誰讓你洗了,臭奶奶”這件事直到現在提起來還是惹得全家大笑。
我和弟弟不一樣,小時候我在奶奶家的那段日子,基本上很少想念爸爸媽媽,是一個有吃有喝有玩就開心的的大咧咧小孩,以至于媽媽一提起我小時候的時光總是說我是個沒良心的孩子,每次媽媽去看我,我都是笑嘻嘻的跑出來,喊聲媽媽,隨即接上裝好吃的兜子就往奶奶家跑,媽媽時間緊要走了,我也只是和媽媽笑著告別,然后繼續翻找好吃的;弟弟不然,每次媽媽回去看弟弟,弟弟都是羞澀的笑著迎媽媽,然后一直粘著媽媽,等媽媽要走的時候,哭著喊著抱著大腿不讓走的小孩,每次的分別都很辛酸。終于,在他即將上學前班的年紀,在一次抱著大腿哭喊:“我不要再吃奶奶做的粘豆包了,媽媽帶我回家吧,我一定乖乖聽話”的承諾聲中,媽媽敗下陣來,將他帶回了家。弟弟始終覺得他的的大紅臉都是吃粘豆包憋的,至今,這件事成了弟弟的第二個笑點。
回家后的弟弟果真很收斂,沒捅過什么簍子,我上五年級,他上學前班,都在一個小學里,每天他上完課就蹲在我的教室外邊自己玩,然后等著我一塊放學回家,妥妥的成了我的小跟班。弟弟是個溫順的孩子,大多數的時間里都能跟別人友好的玩耍,不吃虧也不占便宜,但他的溫順可不是順從,有一次,他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學校的小混混要收錢,他則和混混拉起了關系,“大巖,你媽媽和我媽媽都很熟,你這樣做,我媽該找你媽了!”這招居然好使,他直接過關,毫發無損回家。
爸爸媽媽工作忙,周末時間都是我和弟弟兩個人在家,我倆一塊在家寫作業、畫畫,吹泡泡,和諧快樂;一塊醉生夢死的看電視,聽到敲門聲,一個開門,一個關電視清理現場互相遮掩;一塊用燒開水后的炭火烤魚,引得鄰居的貓咪在房頂上久久徘徊,我們則吃的津津有味;一塊和鄰居的小伙伴們抓螞蚱,玩游戲,天黑也不愿意回家……
美好的孩童時光總是短暫的,隨著我高中住校以后,我們聚在一塊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偶爾我們還是要待在一塊一起追劇并且八卦一下對方有沒有喜歡的同學。我眼看著弟弟從前排小豆芽菜長成了細長脖子細長腿的大男孩,大紅臉也逐漸退卻,成了妥妥的小白臉。他開始喜歡火箭隊,喜歡穿籃球衣籃球鞋;他成了周杰倫的發燒友,開始收集周杰倫的每個專輯并且學他吐字不清的哼唱;他開始注意隱私,沒事就關著他的臥室門,深夜久久不睡。
弟弟上大學那年,我準備結婚,日子趕在了他軍訓的檔口,老師不同意他請假,弟弟郁悶了很久。我勸他不過是個儀式,來日方長,我知道即使弟弟不能送我,心卻是實實在在的惦記著我的,這就足夠了。
之后的幾年,我工作、生子、在家育兒、再工作,弟弟則是畢業、在外工作、被家里招回去工作至今。我理解弟弟還未施展拳腳就被召回家鄉工作的苦悶,可我也覺得人生或許有很多可能,但卻沒有一條路是絕對的正確或是絕對的錯誤,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掌控,掌控每一步的心情和想法,掌控自己的方向。如今,弟弟也要結婚了,或許我并不開心,因為婚姻是一個人的第二次生命,在這么重要的日子,作為姐姐的我還沒有想好如何指點他才能保證少些磕磕絆絆,一路的幸福美滿下去。
我回顧自己的婚姻,想找到一個個矛盾點給他點明,卻覺得免不了要帶著感情的陳述,那樣的自己更像個怨婦,思來想去,或許教他用愛與責任去維護婚姻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吧。愛與責任的一層體現就是與配偶要互相關愛,并且有責任為對方筑起一片安全安心的港灣,在遇到問題時兩個人能互相傾聽理解并且在對方留出的安全港灣里思考消化直至解決問題;另一層體現則是在小家面對大家或是親戚朋友時,夫妻二人能同心同德的承擔責任,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并且用愛做溝通的潤滑劑,解決一切問題。
張愛玲說:“于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時間的無垠的荒野中,有兩個人,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就這樣相逢了。”多么美好的相遇,相知,也希望弟弟與弟妹互相珍惜珍愛,用責任為對方遮風擋雨,筑造屬于他倆的幸福生活。
謹以此文獻給即將結婚的弟弟弟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