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第一次聽說TTT是1個月前五毛老師的NLP課間,從蘇平老師那里,我了解到這是一門針對培訓師的培訓,全稱“Train the Trainer”。1個月后,托SG2014講師的福,作為SG2014的組織者,蹭了一下SG2014 TTT的課。
穎丹印象
課前,還是比較期待這次TTT課程的,因為做這次TTT培訓的老師是劉穎丹。
了解穎丹是從引導技術開始的。在經歷了Agiletour2013后,我對引導充滿了興趣,希望在上海找到一些有關引導的體驗式工作坊,于是在網上找到了言易咨詢。言易咨詢是穎丹的公司,我注意到言易的小伙伴經常在浦西做一些體驗式的工作坊,活動質量很高。對穎丹的第一印象是美女、土司馬斯演講冠軍、很擅長品牌營銷。
2月下旬的一個下午,我參加了言易的一次體驗課。那次體驗課是吳詠怡老師主講,麻辣的教練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一對一的實戰環節,老師問被輔導者對現在的生活是否滿意,如果0-10分,打幾分的?被輔導者說,8分。老師緊接著問,還有2分是什么…精彩的發現環節至今歷歷在目。這次體驗課見到了穎丹真人,簡單的交談后,第二印象是美女、嚴師出高徒、親切、專業和演講的感染力。
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關注了穎丹的微信,經常看他們發布的言易微課堂。有一次穎丹去學研所錄的微視頻,驚艷到了我,短短的3分鐘時間,就把這次視頻分享的主題講得清清楚楚,而且能感覺到被感染到和啟發到。這次視頻的主題是Golden Circle、講故事和比喻。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學習學習。
TTT之夜
回到TTT,一般是2天的課程,現在要求2個小時,就要傳授點講師第2天就可以用的。這2個小時,SG2014的講師和穎丹之間會碰撞出一些怎么樣的火花呢?告訴大家,我的親身經歷是充實和有收獲,同時,這次更是近距離地感受了一次穎丹老師的專業與落地。
整個活動從ADDIE模型的引導開始,四個小組分別討論了Analysis,Design,Develop,Implement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列出幾個最好的點子,然后四個小組分別派出自己的人變成6個小組交流碰撞,最后回到自己原來的組。這個環節一下子涌現出了很多的點子,讓整個活動的氣氛變得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和熱鬧。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張林同學提出了n多的模型,什么4D、ORID還有一些聽都沒有聽說過,直接被嚇暈了。
關于Analysis,大家也提了很多Analysis的方法,比如調查被培訓的人的角色分布,拿參加SG大會的同學做例子,參加會議的可能有經理、開發、測試、敏捷教練、架構師等等。再比如調查被培訓的人的工作年限的分布,可能有工作2-5年的、5-10年的、10年以上的等等。穎丹給大家提供的一個分類方法是按學習類型分的,分為腦區、心區和腹區。這個分法和之間萬花筒活動中Julia按Think、Do、Feel和Reflect分法很像。腦區的人看重權威和數據、心區的人看重平等和尊重、腹區的人希望能親身體驗和動手做。關于這部分老師還專門出了一個題,讓大家想一個辦法,在開場的時候,同時吸引這三個類型的人注意力。
這個時候我在想,今年SG大會引入了這么多工作坊,其實是在吸引腹區和心區的小伙伴更多的參與進來。為了讓大家有很強的參與感和豐富的體驗,SG的組織者和講師們安排的工作坊可以說是費勁了心思。當然,這方面我相信也需要講師的經驗積累并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做法。穎丹老師給我們透露一些小技巧,看似普通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于腦區的人,我們把PPT的格式做的規整一些,就可以加強他們對我們的信任感。對于心區的人,我們只要使用一些貼心的問候,比如,謝謝大家抽時間來聽我的分享,就可以達到加強講師和聽眾之間的連接感。對于腹區的人,講師可以走到聽眾中間,可以讓聽眾精神振作。其實,了解每個人的學習類型,不僅對講師有用,對我們自己也有用,大家可以找合適自己學習類型的方法,讓學習事半功倍。
接下去的部分,穎丹老師和我們分享了4F和4R兩種方法,開發、設計、實施和評估我們的分享。老師先用《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學生刁難老師的片段,做了4F和4R的演示。4F和我們了解的ORID很像,4個F分別是Facts、Feeling、Finds和Future。4R和我們回顧會議里的需要繼續做什么、停止做什么和要做什么很像,不過4R里,多了一個Replace,換一種做法效果更好。這里贊一下穎丹選的素材,演示完4F后,落到Future的時候,很自然的轉到了4R。如果你作為電影中的老師,你會怎么做?使用電影中的老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后贏得學生的認可的片段,我們使用4R討論了如何把我們的分享做的更精彩。
演示完了就是學生模仿。Bob同學使用4F帶領大家分析了電影的第二個片段。期間徐毅同學分享了任何模型都有缺陷以及發動群眾斗群眾等精彩的Finds。我跟隨Bob的腳步使用4R帶領大家分析Bob同學使用4F的表現。小伙伴在需要繼續做的環節,紛紛贊揚了Bob同學勇敢、善于活躍氣氛等良好的表現。需要改變和停止的環節中,小伙伴們積極地幫助Bob同學提出了去自我假設和停止使用口頭禪等小問題。在停止使用口頭禪的問題上,徐毅和張林兩個小伙伴還發生了一些分歧,有人主張去掉沒有必要的口頭禪,有人主張保留Bob可愛的口頭禪。遇到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呢?穎丹老師給我們只招了,其實不管分歧如何,只要詢問對Bob是否有幫助就可以了。在帶領大家使用4R的過程中,讓我真真切切地體驗了一把引導師,特別是臺下都是我們敏捷圈的老師傅,心里還是有點小緊張的。TTT之夜滿滿的是互動與收獲。
一個晚上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為了回報穎丹老師精彩分享,我認認真真地寫完了穎丹老師專業的培訓反饋表。
尾聲
TTT之夜的流程很清晰,從ADDIE到學習類型,從4F到4R,再到最后的總結。整個過程中有碰撞,有啟發,有精彩的圖面,有適時的循循誘善,有開箱即用的方法,有手把手的實戰練習。美女老師劉穎丹,這次留給我的印象是專業。這樣的專業讓參與活動的小伙伴有滿滿的收獲,這樣的專業應該來自于老師對咨詢師這個職業的肯定與熱情,就像老師自己說的,她選擇這個職業是希望能像轟隆隆的發動機一樣推動別人的進步。
TTT之夜的培訓,有沒有幫到各位SG2014的講師呢?我很期待你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