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昨晚受朋友之邀,今天上午給學習《弟子規》課程的家長們分享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課程,于是與五位4-8歲孩子的媽媽以及給孩子們講解《弟子規》課程的圓圓老師結緣。自己一直信奉這句話:緣家路窄,有緣的人遲早都會遇見,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 ? ? ? ? 傳統觀念中,安全意識主要來自于物質財產方面,比如防盜門、防護欄、汽車備胎、滅火器、消防栓……其次,來自于生命保障方面,比如各種意外、重疾或養老保險……但自走上學習、成長之路開始,越來越意識到安全感不僅僅來自財產物資和生命健康,一個人的心理安全感如果缺失的話,不僅會影響自己學業、事業、婚姻、人際關系,甚至還會變本加厲傳遞給自己的孩子,最可怕的是你竟然渾然不覺。
? ? ? ? 突然想起樊登老師講過的話題:幸福的反義詞不是不幸,而是麻木。也就是說喪失了對幸福的感知力。在這里,是不是可以如此解釋,安全的反義詞不是不安全,也是麻木,即喪失了對心理安全感的感知力。
? ? ? ? 在沒有仔細探究這個話題之前,我根本沒有意識到,安全感缺失對自己的影響竟然如此之大。兒童時期的敏感、孤僻、內向、膽小、怕生;上學時的自卑、恐懼、壓抑、無助、多疑……原以為,隨著自己年齡的日漸增長,生存技能的穩步提高,自己內心的安全感缺失情形會自然而然得到緩解,最終消逝殆盡。
? ? ? ? 熟知,安全感缺失情形,非但竟然絲毫未減,還被自己帶入到婚姻,影響了自己的家庭關系和親子關系。更可怕的是,這種不安全感竟然被自己帶進了事業,制約了事業的發展,影響了人際關系。每每想到此,自己總會發自肺腑地感謝兒子,是他通過讓自己犯各種大錯、通過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喚醒“熟睡”或“真睡”中的自己。正如馬云所言:雞叫了,天會亮。雞不叫,天依然會亮。關鍵是,雞叫了,誰醒了!
? ? ? ?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仔細想想,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以下情形:幼兒園入托時哭鬧及適應期較長;怕生、孤僻、膽小、恐慌、內向、敏感、自卑、不合群、不自愛等;有沒有特別喜歡以至于無法自拔的“異物”(如:網絡游戲、毛絨玩具、背心、小褥子);有沒有割舍不下的戀母(父)情節;沒有配得感……
? ? ? ? 如果存在以上任一種情形,意味著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沒有辦法給到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相反,他們一定會把自己有的東西,包括缺失的安全感,變本加厲地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 ? ? ? 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原生家庭父母或重要他人關系惡劣或經常吵鬧,家庭氛圍不好或經常打罵孩子;童年時的痛苦經歷;父母的情緒不穩定,家庭關系混亂;強行命令孩子,缺乏信任、尊重與理解……
? ? ? 提升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夫妻相愛、家庭氛圍和諧;理解尊重,充分信任孩子;父母情緒穩定,理性對待孩子;父母本身的安全感充足;客觀公正的看待孩子的問題,有同理心;溫柔但是有邊界;相信相信的力量。
? ? ? ? 三毛說:若心沒有愛,走到哪里都在流浪。也如張德芬老師所言: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 ? ? ? 愛得太多、愛得太累的女人,最大的問題,不過是不夠愛自己而已。
? ? ? ? 愛自己,是所有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