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手機過分依賴是中學生較為普遍的問題。當家長們看到孩子玩手機時,大部分家長會有疑問:手機有什么好玩的,以致于孩子如此著迷。
這篇文章就站在中學生的角度分析一下。
1.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在鄉鎮和農村中,一部分學生主要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平時缺少父母的陪伴,手機成為孩子們的精神食糧。另一部分是單親家庭,或者是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非常忙碌,孩子缺少管教和陪伴。父母會感到愧疚,因此會給孩子們一些物質的補償:買名牌手機和衣服等。但是孩子們需要的是和父母說說自己的心里話,身邊發生的趣事和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上的。家長們卻本末倒置。
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學生們的自制力問題。在這個花花世界中,對于我們有太多的誘惑。身心尚未成熟的我們對于五花八門的網絡世界完全沒有了抵抗力,這些導致中學生中出現太多的手機控。
2.我們玩手機都玩些什么?
社交軟件:開心時找人分享快樂,不開心時找人分擔難過,尋求安慰,閑著沒事找人聊。各種各樣的社交軟件最討中學生歡心。
游戲:沉浸在游戲的刺激中,尋找打敗敵人的快感。
網絡小說和電視劇:許多人喜歡看那些沒營養的網絡小說和肥皂劇,由于手機攜帶方便,所以都用手機看小說追劇。
網戀:現實中的戀愛太麻煩了,就選網戀了。(汗...我也不造)
3.我怎么看?
中學生對手機的過分依賴已然影響到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會浪費我們青春的大好時光。所以我認為手機對于青少年的弊端更多一點,應該控制玩手機的時間。每天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家長應該注重孩子們的精神生活,讓孩子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我在答政治大題嗎......?
4.問題怎么解決?
手機控的問題并不是父母或者中學生單方面的問題,需要父母和孩子的積極配合。
首先可以做一天的角色互換,孩子扮演家長,把對家長不滿意的地方表現出來。父母扮演孩子,把對孩子不滿意的那些小情緒表現出來,讓對方清楚地看到各自的問題,之后進行一場心平氣和的交流,雙方語氣一定不能重。因為這樣容易產生爭吵。然后就是需要雙方的互相理解了。其次關于自制力差的問題,需要中學生找到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后加上要有堅定的信念去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千萬不要漫無目的地往沙發,電腦桌,床和手機前靠,它們不僅會消耗時間和精力,更會拉遠你和目標的距離。當然這中間肯定不會那么容易,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