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發生在新西蘭首都威靈頓的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2-13日。
12日早上,三順告別奧克蘭的東道主好友L,只身飛往首都威靈頓。根據之前和周圍到訪過新西蘭的朋友們的取經,這個城市幾乎沒人來過。外表堅強卻內心脆弱的我,在抵達威靈頓機場的時機,也滿懷著不確定和不安迎接完全的未知。
結果,這次就遇到了地震,三順生平第一次的體驗,而且據說還是八級誒!
12號中午,卸下行李之后,我就開始走街串巷,是為“威市暴走日”。逃離整個秋季長時間被霧霾困擾的魔都,來到赤道另一側這個宜居指數位列世界第九名(2015年統計)的國度,我的內心自然是雀躍的。
威靈頓是新西蘭的首都、港口和主要商業中心,全國政治中心,是大洋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首都。它于北島最南端,市區三面依山一面臨海,扼庫克海峽,是往來南北二島的交通樞紐。1855年一次大地震曾使港口受到嚴重破壞,所以我們看到的威靈頓是1948年后重建的。誰想得到,我竟然在這個城市留下了地震的深刻回憶!
這一天風和日麗,走在海邊的空地上,看到的是一派祥和啊:玩耍嬉戲的,藝術表演的,看書喝咖啡的,尤其是那些躺著吹海風聽海浪的,說真的真心讓我羨慕呢,就是有點納悶,他們的生活怎么會如此悠閑自得!
結束海邊的閑庭信步,我分別去到了:
蒂帕帕國家博物館 (Te Papa)
在那里看到豐富的文物館藏通過高科技手段以互動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好地了解新西蘭歷史、地理和文化;
威靈頓火車站
在車站里看運行路線良久,鑒于次日會搭乘輪渡南下欣賞更好的美景,也就轉身跑進了商店里,買了一些數年前米克先森帶來的弟弟從澳洲買的超級甜的餅干,也在店里大哥的指導下,第一次學會了自助結賬;
威靈頓植物園
從東到西走穿市區來到了植物園,搭乘了和香港中環纜車有點相似的纜車登頂,在那里遇到了一個十年前移居過來的三十幾歲的北京姑娘帶著兩個小孩出來逛公園,聽她說起他們的生活狀態;
在山頂玩得久了,后來又遇到一對留學生帶著來探親的母親在游耍拍照,以及蘇格蘭籍的少年因為劈腿了現女友坐在長凳上發呆良久,后來聽他講他的經歷,包括推薦了意大利的五漁村讓我下次去歐洲要記得去;
由于夜景看太久,得瑟地拍了一些風景照和人照之后,想到搭纜車回去了,卻被告知已是末班車,然而步行下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一點我來之前就大概了解了。看著年輕的女司機關門停車準備回家,我大膽淡定地說明情況,問她是否可以送我下山。果然,這個20來歲祖籍廣東出生在新西蘭的小姑娘爽快地答應了,并開車送我到了鬧市區,我又可以跟著google map往回走了!
白天這些所有的經歷都似乎是幸運和愉快的,直到晚上獨自走在路上,途徑一家超市的時候,我偷拍了一張街頭乞討者的照片,然后被他大聲喊著追了幾十米來索要錢,我最后雖然給了點零錢了事,但是內心的不安和忐忑卻一路伴隨我會到旅社!
好了,故事馬上要進入正題了!!!
晚上住的是Wellington YHA的女生六人間,室友們是幾位來自法國美國德國的年輕姑娘和比利時的目測快60歲的老太。大家洗漱后簡單地聊了聊,也分享了新西蘭的一些好玩的地方。
作為拖拉癥晚期患者的我,磨嘰磨嘰就弄到了十一點多。熱愛烘焙的楊三順,原先就一直買的進口新西蘭安佳黃油來做糕點,這下到了產地國,自然要多吃一點。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要喝的時候才發現買的是cream不是milk,傻乎乎地硬著頭皮,我還是喝了好幾口下肚,然后準備安然入睡!
大約十二點不到的時候,還在準備入睡的我,隱約感覺到了床在搖晃!!!這個感覺其實很真實,我其實是明明確確感覺到了床在搖晃!隱約間其實可以聽到一點建筑物左右搖晃的聲音!對了,我們住的是6樓!!!大家似乎都有點察覺,便聊了幾句,法國姑娘下床拿了點東西,大概是喝水之類的;而隔壁床的加州姑娘超級鎮定,說了句:“We have lots of quakes in south California. This is not a big deal”轉身就睡過去了,其他人也覺得不是太嚴重,畢竟這邊的建筑都是有抗震能力的。
這時候的我,腦海中冒出了“汶川”和“9.21”等詞,內心感情有點矛盾:一方面想著自己終于可以經歷一場地震了,但同時也擔心震得太厲害,自己一個人孤獨地永遠留在了這個島國,留下家人和朋友為我悲傷難過,似乎還順便回想了下有哪些未竟事宜。。。當然瞎想歸瞎想,內心主要還是希望明天醒來一切沒事。這個過程,仔細算起來已經是半年以前了,細節其實也淡忘了,只是那份糾結和擔心某,每次想到總能回憶起來。
第二天一早六點左右醒來,看了下睡眠監測軟件,果然,睡眠質量超低,1點似乎還沒有真正進入睡眠狀態。更讓我緊張的是,微信里傳來了50余條私信,前所未有的壯觀呢,群發的新年祝福現如今也是斷斷續續沒幾條了。才看一眼我就明白了,國內新聞已經報道了,新西蘭八級地震!!!
瞬間我就更加懵逼了!雖然僥幸沒在地震的時候出事情,但是靠海的威市,海拔僅10余米,而且我們所在的YHA更是走沒幾分鐘就到海邊了,一想到“海嘯”這個名詞可能從課本中走到現實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再看看發來的短信,包括家人朋友同學老板現同事前同事們,大家紛紛表達了對三順的生命安全的擔憂,好幾個勸說歷經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才到新西蘭才2天的我,趕緊改機票回國。我腦補了一下這個方案的可能性,想著這臨時改變帶來的可能是五位數的機票損失以及自己新西蘭兩日游的奇特經歷,真是哭笑不得!!!
想象了一下最慘的情況后,我立馬發了個消息給生命中極其重要的卻還沒有發來慰問的兩個人,想著說萬一這是永別呢?如果連再見都沒說上,真是太可惜了。結果對方還比我淡定認為海嘯幾率不大,而余震的話應該不至于要了我的小命。
但是,生性膽小的我還是顧不得刷牙洗臉,跑到一樓,看到的幾乎全是西方面孔,找前臺的工作人員詢問最新狀況。畢竟我是定了早上9點多的船票要南下的啊!因為緊張過度,我發現自己原先還算流利的英語已經完全亂了章法,發音和語法都幾乎回到了中學水平!之后來了一位香港大叔,也是詢問坐船事宜的,我瞬間覺得抓到了跟救命稻草,年長的他畢竟經歷的風雨多一點,相對淡定,帶我到餐廳坐下,之后還去對面的new world大超市購買和囤積食糧。在我們坐下吃早餐的時候,我突然聽到了一個中國男聲,在通過電話哭訴著自己的公寓倒塌完全不能住人了的情況。我們趕緊叫他過來,原來是在維多利亞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整個hostel似乎就我們三個亞裔,在這個遠離祖國的過度和異常特殊的時刻,我們在一起用自己的語言互相安慰鼓勵,這段經歷真是難以忘懷了。(小男生還在今年春節的時候給我發了一個大紅包,我當它是對我們共同經歷的一種緬懷了。)
因為地震,輪渡停運,所有要南下的人都只能更改計劃。我也只好在這家YHA再逗留一晚,其余只能見機行事。這里要夸一下新西蘭的YHA, 前臺工作人員得知我本來這晚要入住南島Picton的那間,跟我索要了預訂單以及車票證明,兩個電話就幫我快速搞定了:hostel的錢轉移到這里,另外補了點差價,車票退票。
于是,聽著威靈頓這個“風城”當時窗外的狂風大雨,我們就忐忐忑忑地度過了半天。其間在休息室看到那些西方的旅客們,總體上比我們淡定一些,該吃吃該喝喝該facetime還facetime,該facebook還是facebook。
我和同屋的法國姑娘Ruby一起合作燒了一個午飯,我簡單炒了兩個菜,包括一個(罐裝)番茄炒蛋,吃著這頓水平不及我平時功力一半的午餐,我再次體會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
下午看天氣好一點了,我們倆決定去爬個小山,就是可以等高看到360度城市景觀的維多利亞山。和Ruby雖然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但是我們交流的一些旅行和生活的觀念,卻也不謀而合,這也是此次旅行的一個小小收獲吧!
我們一邊走一邊其實還在擔心可能到來的余震和海嘯,路上雨又慢慢開始變大,山頂還有好幾戶人家躲在車里,說是擔心海嘯來襲,又一次增加了我的擔憂!傍晚時分回來看到這個牌子,真心覺得是見過的“keep calm”版本里最make sense的一次了!
這晚上還是擔驚受怕地度過,晚上又和一些老外旅行者聊聊天打發時間,其中有幾個后來還在基督城和皇后鎮再次遇到,也算是小有緣分了。
在回國和逗留繼續游玩之間糾結了一陣子,最后結合當地人的建議,我選擇了留下。于是晚上買了第二天傍晚飛基督城的機票,準備繼續我的南下之旅,畢竟我還有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在等著我呢!(雖然我直到跑前那天才確定我不會臨陣脫逃)。
小鮮肉出場了
第二天,似乎也淡定了一點,睡睡懶覺,看看新聞聊聊天做做早餐,一個上午也就過去了。下午雨勢漸小,我不想呆著發霉就決定外出走走。
和昨天的海闊憑魚躍和天高任鳥飛相比,這一天完全變了樣。海水變的混濁且上升了不少高度,幾乎很少看到路人在行走,正好遇到了一個高個子的小鮮肉,我和他問了路,得知他是本地人,在HP工作,但是公司因為地震的緣故,暫時關閉,所以他也是偷得浮生一日閑了。因為聊得不錯,他就決定帶我走這一日游。
于是我在他的帶領下,看到了海邊被海水沖上來的因為全身打濕而形似刺猬的小海海獅,再次乘坐了纜車上山,在植物園里看了玫瑰園,喝了咖啡,在漢堡店被他請客吃了午餐,最后還被送回hostel取行李然后送到機場巴士上!
這半天的意外的陪伴,給地震后心有余悸的我帶來了不小的慰籍,而傍晚天氣轉晴,我腦海中出現過的飛機在跑道上跑著跑著地就開裂了的場景終于也沒有出現。
于是,就這樣,我開啟了南島之旅!后面的故事沒有了小鮮肉,卻還有:來自英國的邀請我下次去倫敦住他們家的大叔大媽,一起和我看星星的192cm的芬蘭大哥,32歲的在韓國兩年沙特三年工作的蘇格蘭男子,熱心招待我一頓下午茶且承諾下次我若再去可以驅車40分鐘到皇后鎮機場接我的78歲的克倫威爾的大爺夫婦,還有在皇后鎮和我一起跑馬的臺灣和名古屋的女孩。
希望在日后,三順可以慢慢地用文字,記錄下旅途中的那些溫暖美好且讓我感恩的回憶!
三順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