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皮媽,金融從業者,業余是一名推廣科普。
?微信號:成為辣媽,ID:xpipimama
1
12年我們本可以買,卻錯過了
皮媽坐標廈門。皮媽是重慶人,11年從四川大學畢業,進入成都農商行工作。當時的男朋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公,是我的皮革專業的師兄。他12年年畢業,回到廈門。我13年辭掉成都的工作來到廈門。
我男朋友12年就開始看房,因為當時他的好朋友(我娃干爹)恰好從福州調回廈門,準備買房,男朋友就跟他們開始開房,當時看的區域就是杏林橋頭那片新房,娃干爹12年9000多買了聯發杏林灣1號。
12年,我剛工作一年,他剛畢業,我們自己手里是沒有積蓄的,但是他家里是可以出首付,那時候首付30-40萬在就可以買杏林橋頭的房子。
12年國慶,當時還沒辭職的我專門從成都過來看他順便看房子。海滄萬科城看過2次,當時單價9000塊,后來1萬又看過一次,現在快3萬。看過海滄維多利亞,那時候才13000元/平,現在3.6萬/平。12年并沒有下手。
當時沒買的原因有3個:
一是我倆還剛從成都過去,還停留在成都房價七八千的觀念上,覺得廈門房子太貴,當時正好是限購期間,很傻很天真的以為房價會降,再等等。
二是當時我們被限購,社保不滿一年,沒法買房,但是現在想起來還是有辦法的,到后期限購就松動了,這些都可以找中介搞定。
三是,我男朋友單位據說有人才房(實際沒有)可以買,就想等等看。
2
限購放松,房價瘋漲,我們買不起了
后來,進入13年,限購放松,房價開始瘋漲起來了,我們之前看的房子都漲了3-4千塊一平。5月我從銀行辭職到廈門,我老公的爸媽專門從老家龍巖長汀出來,大家一起去看房子,又去看了杏林橋頭的房子,我記得一套萬科金域華府一期142平2樓的房子是190萬。當時,還是沒有買下來,還是抱有“等人才房”、“限購沒法買”等想法。
后來,我公公把打算給我們的首付拿去投資老家的土地了(四五線都算不上的地方,現在還深套在里面出不來,哭死)。因為首付不夠了,我們也沒怎么看房了。14年,我懷孕了,重心轉移到生孩子這件事上,房子也沒怎么看,我倆還是沒啥錢,我爸又在重慶建房子,支持了他5萬,首付更少了。
3
我幼稚的買房觀
15年,我老公的姐姐,也在廈門,開始打算在廈門買房,我們又開始有買房的想法,雖然那時候首付還是不夠。當時,我們借出去的一筆錢可能會在15年年底回來,所以說當時我們的想法就是年底,或者是16年初再買房。
我當時住在湖里上班,住在公司旁邊的信達大廈,我們當時的想法就是買信達大廈,離公司近,根本沒考慮升值,學區,房齡這些因素(好幼稚)。
有一次跟公司的部門領導聊到買房的事情,他勸我不要買信達,過來人就是有經驗,我有點聽進去了。確實,信達在湖里老區,無論從升值、居住環境和學區來說,都不好。
4
我對買房終于有點概念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關注到廈門購房內參的公眾號,廈門的朋友應該很熟悉。我如獲至寶,記得那幾個晚上,娃一睡,我就掏出手機開始看內參的文章,我把內參的所有文章都瀏覽了一遍,有些甚至看了好幾遍。看完之后,我對整個區域、學區、房齡、升值、地鐵口這些買房要點,算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吧!我徹底放棄了買信達大廈的想法,考慮有小孩子就買學區房,當時去看了很多松柏的學區房。
當時我們的首付預算大概在九十來萬,其實手里的錢根本就沒有那么多。我們的要求是一定要買三房,看中的房子基本上首付都要90萬以上,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但是松柏我們能買的都是樓梯房,我是堅決不想買樓梯房的,加上又是老房子,沒啥小區,考慮到沒法遛孩子,就放棄了。
5
2015年末,房價開始明顯上漲
因為朋友住聯發杏林灣1號,為了以后來往方便,后來我們就在杏林橋頭的萬科、聯發杏林灣一號、還有中海甄選。這幾個樓盤的話從位置來看的話肯定是聯發杏林灣一號最好,但是杏林灣是毛坯,我們又不想買毛胚房,所以說后來還是把重心轉到了萬科和中海中海寰宇天下上,還看過對面的中航城A區、C區,IOI等,這些都是精裝房。還看過一手房龍湖春江酈城和國貿。
當時已經是12月底,房價已經漲起來了,房東明顯變強勢。這時候這個區域的房價在2萬左右,前3、4個月還是1萬7、8的樣子。
我們看過的第一套房子是聯發杏林灣的房子,七樓,精裝修,單價2萬,總價270萬,現在回想起來那套房子是性價比非常高的,裝修質量也非常好,從細節上就可以看出來。當時杏林灣毛坯房的報價也2萬,當時的我們完美沒有概念,不知道這套房子性價比高,所以我們錯過了這套房子。所以如果有買房子打算的話,就多看多選才會掌握市場行情。
6
曲折的談判
后來看中一套萬科金域華府1期1套6樓的142平四房,其實我不喜歡,但是我老公喜歡,說是樓層底(他說恐高),又是四房,買房的時候夫妻兩個人的意見真的分歧很大,跟這套房東約了2次(第二次還漲價了)。
約談的當天,是我和朋友去談的(老公沒去,委托給我),因為我不想買,所以表現很冷淡,也沒咋說話,把房東惹急了,說了一句“我不想把房子賣給羅里吧嗦的人”,憤而離去,因為他趕著去跟一個買家談判,幸好談崩了,哈哈。
年后,我們又開始看房,此時,市場熱起來,很多房東漲價或者不賣了。后來一個中航城小區中介的朋友發了一套中航城的房源給我,中航城都是復式,我很喜歡,雖然超預算還是一個人先跑去看了。建議大家多加一些中介的微信吧,還是有很多靠譜的人。這里有個小插曲,中介朋友發我的時候有告訴我是2樓,我沒看到,如果看到是2樓我不會去看,說不定買的就不是中航城。
回來覺得不錯,才拉老公去看,后來盤算盤算,覺得東借西湊基本能滿足首付,就約房東談了,這個房東是三明人,沒在廈門,專門從三明下來,談的很順利,就定下來了,3月3號談判,當天交了30萬定金。
因為房子剛交房,那時候還沒有辦產權證,房東跟我們說4月就能辦下來,結果到8月產權證才辦下來過戶,因為5月1號后廈門實行新政,房屋滿兩年是按產權證時間算,不是按之前的備案時間,我們還多交了營業稅。這期間房價已經從我們訂的時候2.1萬漲到快3萬。幸好我們房東遵守契約精神,賣虧了也沒有說什么,買二手房真的是看緣分。
6
我所走過的坑
說說我們在我們整個買房經歷所走過的彎路吧!
首先,買房時機很重要,當然這幾年廈門的房價都是震蕩向上的,當然是越早買越好。怎么掌握買房時機(也就是了解房地產的大周期),比如15-16年這一波怎么漲起來的,就是國家出臺政策想去三四線的庫存,結果三四線庫存沒去掉,反而把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炒起來了,結果一二線漲得太兇又不得不出各種限購限貸政策,真是醉了,現在我是相信,越限購越漲的道理,限購就像饑餓營銷一樣吊足大家的胃口。
但是我們都是小白,很多經濟學的東西也不懂,這里推薦廈門購買內參這個公眾號,不僅有對廈門各個區域的分析、還有國家和地方政策的解讀,甚至預測房價和土拍結果,我今年能下定決心買房也是看了內參1月發的文章預測說今天廈門房價漲幅20%以上(結果漲幅遠不止20%),2月我爸住院,我回重慶照顧他2周后也趕著回來看房。
還有任志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都值得看一看。
第二,對于剛需首次買房,當你錢不夠的時候,不要想著一步到位。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如果你首付只夠買一房或者兩房的就先買,不要說等我把錢攢夠再買,你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尤其是在一線和熱門二線城市。我們當時就犯了要一步到位的想法,12年的時候一定要買個三房或四房,導致現在首付和月供翻番。
第三,如果你是剛需首次置業的話,不要太考慮買入時機的問題,因為你永遠不可能買在最低點,就像股票一樣,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這是理想狀態,所以多看有合適的房源就要出手,尤其是買二手房。
第四,不要太挑剔,因為沒有完美的房子,每套房子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在滿足你的基本要求的前提如區域、學區、升值等,你能不能忍受他的缺點,如朝向、樓層、戶型等小問題。尤其在房價上漲時期,你挑來挑去,結果房價上漲了,你就已經買不起或只能買更差的。
第五,對于買二手房的朋友,只有多看,而且去實地看,遇到好房子的幾率更大,同時隨時掌握市場行情,不被其他人忽悠。
第六,買房的時候不能太保守。現在一線和二線熱門城市的房價中長期我還是看漲的,越是限購的城市,限購越嚴的城市,房子越值得買,想想北京上海這些城市吧。如果你在這類城市,那就盡量多湊首付(找朋友父母借甚至刷信用卡)盡量買區域、品質更好的房子,雖然當前壓力會大,但是我們的收入是上漲的,品質好的升值也更有保障。
本文完。
皮媽更多精選文章列表:
回復【減肥】,查看"2尺2的腰,100天練出馬甲線?鬼才信!“
回復【吵架】,查看"吵架是件極有技術含量的事,會吵和不會吵,結果大不相同!“
回復【睡袋】,查看"入秋了,給娃買個睡袋吧!附熱門品牌測評!“
回復【童鞋】,查看"穿對鞋子很重要!如何挑選兒童鞋呢?“
回復【皮媽】,查看"上班已累成狗,下班還要帶娃,我為什么要開這個公眾號?我是有病嗎?"
回復【遠見】,查看“因為50塊錢,我差點沒上成大學!父母的遠見到底對娃有多重要?”
回復【發脾氣】,查看“兩歲的孩子為什么越來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該怎么辦?”
回復【體重】,查看“我家孩子太胖or太瘦?看完香港衛生署的參考數據你就知道了!
回復【保險】,查看“避開買保險的那些大坑!北美精算師教你如何給孩子買保險?”
回復【性格】,查看“一個“內向”媽媽的育兒經:如何帶出“外向”的孩子?"
回復【維D】,查看“寶寶補維生素D的那些事,吃A+D制劑還是純維D好?”
回復【補鈣】,查看“寶寶真的需要補鈣嗎?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回復【感冒】,查看“感冒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