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于村里罵街的習俗,我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反正從我記事時記起,村里就有罵街的習俗。我們這里的罵街,不叫吵架,叫“嚷仗“,就是用嘴巴嚷嚷著“打仗“,人都問是誰家和誰家在嚷仗,嚷完,村里人勸幾句也就消停了。嚷嚷來,嚷嚷去,反正沒有掄拳拌腿那都叫“嚷仗“。要是動起拳腳,那就叫“打錘”。和“嚷仗“就是另一回事了。
? ? ? ? 剛在村里的辦公聯系群里。兩家人開始嚷嚷起來了,最后演變成很激烈的“嚷仗”。嚷起來的原因是因為澆水。我們這里的耕地澆水形式有兩類,一類地塊澆河水,一類地塊澆井水。河水地地勢高只能澆河水,而井水地地勢低,不僅澆井水還可以澆沿渠流下來的河水。很久以來,人們都遵循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古訓。但是有時,上游全部澆完,尚有余水流下時,井水地的種植戶也可以澆的。問題就出在這里了,上游河水地有一家還沒有澆完,可是井水地的一家已經早早澆完了,而且井水地和河水地的水費計費差別很大。這就引發了激烈的沖突,甲家罵乙甲是愛占便宜的偷水賊。而乙家罵甲家是躺在冰灘上的驢,懶著不澆水,讓水白白流下。甲家罵乙家愛干壞事,沒生出兒子。乙家罵甲家的后人是孬種,做生意賠了錢活該。甲家罵乙家不是人,造天報應。乙家罵甲家活該八輩子窮————后面的話,涉及到很多跟烏龜王八畜生婊子有關的內容,我就不寫了。
? ? ? ? 關于這事的發源,我也曾想過可能是生活場所和勞動場所終身綁在一起的結果。為什么城里的人很少吵架,離開單位回到家,換了個環境,工作的煩惱早不在心上了,而村里,除了鄰里,還有家族,每家發生的事幾乎大家都清楚,隨便說某個人的壞話,好像都能說一堆。同時,真是農村人心理壓力太大所致,我小時候村里都有“傻子“。用現代觀念來解釋,不過是抑郁罷了,長期缺乏疏導,在長期壓抑中,一件小事都可以引發兩家激烈的矛盾。再者,農村人的溝通方式實在太少了,大家都不愿意溝通,等到矛盾淤積多了,自然要吵架。
? ? ? ? 哎,說來說去,我也沒有好辦法解決。不過我慶幸自己已經離開了農村的生活,沒有被那個漩渦卷進去。可是,看到這樣的事,真想去做點什么,讓鄉里的人際關系好一些。哎,也是想想吧。真是有利益糾紛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都會把人性的善惡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