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5元相信許多80、90后并不陌生。它在我的兒時記憶中,是新年的壓歲錢,是珍藏的寶藏。每年春節時,都會收到親朋好友的壓歲錢,其中就有好多這樣的嶄新5元錢。此時,就會興高采烈的將它裝進口袋,然后再依依不舍的交給父母“保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時過境遷,我們現在裝在口袋的錢越來越大,但卻沒有了兒時的喜悅。其實收藏人民幣不僅是為了它升值,可能更多是為了自己的些許回憶。
20多年過去了,當今天再次看到當年的“它”,正面藏族和回族男子的頭像,而左側是仙鶴和勁松的圖。背面流露出氣吞山河的霸氣。如此熟悉的景象,讓人愛不釋手,想要將它好好的珍藏。
80版5元人民幣除了在圖案和紋飾上作了精心設計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規范化、標準化上也作了認真修改。全套票券不僅繼續采用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方便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增印了盲文符號,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盲人的關心。80版5元人民幣還運用了國家對漢字整理和簡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規范化漢字,但是字體仍沿用了馬文蔚先生的“張黑女”碑體,一改繁體字為簡體字。
這套人民幣見證了中國由計劃經濟走向改革開放,也見證了我們從咿呀學語到書聲瑯瑯的成長過程。它具有深厚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更有著無法比擬的深厚情誼。
如今大家可否知道80版5元人民幣的存世量已經很少了,它的稀缺性決定了它的經濟價值,所以,想要收藏的藏友們抓緊時間,有些東西可與遇不可求,一旦錯失,可能錯過的不將是它簡單的“價格”,而是永遠也找不回的記憶。
懷舊是人的天性,擱淺的時光,泛黃的記憶拉攏著我們回眸展望,將更多的情懷深寄與此。又會是不一樣的心境。喜歡收藏的藏友們,來“尊玥典藏”,帶你在次尋覓、再次回味。收藏這種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可遇不可求,如若遇之,必將藏之。
以上分享來自西安尊玥典藏文化,如需了解更多收藏知識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