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又讓我想起”觀音菩薩和看門人的故事”,看門人以為自己主持了正義,讓年輕人趕上了船,讓富翁從真正拿走他的錢袋的窮人那里把錢拿回來了,卻全然沒有智慧,不知這其中真正的善惡因果。反觀自己這一生的很多行為,也和那沒有智慧的看門人一樣,自以為做了善事,幫了別人,卻不知最終反而是害了人,甚至使其他相關人心理受傷害。真是愚癡之人!
怎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別人?確實需要自己先修智慧,而智慧的獲得需要自己能夠有定的功夫,而定的功夫又源于戒!
哪些是需要戒的不善法?佛陀告訴了我們,那些引起我們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的都是不善法,具體為六個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二十個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害、驕、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隨時檢點自己是否生起了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心所,若有生起,則要立即滅去,并時時警醒自己不要生起這些不善法。
增長自己的善心所能夠更好地幫助自己持戒修定生慧,善法具體為十一個善心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不斷提醒自已對這十一個善心所要去做到。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歷事練心,每做一件事情都把它當成持戒修定生慧的修行道場,檢討自己對待這件事情有沒有任何煩惱心所生起,若有,則立即滅去,若無,則進一步提起善法來處理事情。
堅持讀經、聽經、抄經,親近善知識,積極參加佛學班課程,學習佛法知識,使自己不忘失如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