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約好友一起去看了這個期待已經的電影。光聽《驢得水》這個名字就覺得很荒誕,充滿著無厘頭的色彩。因為看了一點簡介,對它充滿著好奇,遂就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電影故事梗概是這樣的,懷揣教育夢想的老校長,因為缺少經費,向上謊報了一位“驢得水”老師。用其工資來補貼學校開支,開始的時候,每天老師們都嘻嘻哈哈,雖然生活艱苦,但也過得自得其樂,然而這一切都被教育部特派員的到來所打破,為了隱瞞事實,找來“銅匠”來充當“驢得水”老師。然而誰能料到這才是麻煩真正開始的時候,一個謊話往往需要更多的謊話去圓。
我想先說說劇中的每個人物。
張一曼:你是最自由的,而自由往往是最容易被人摧毀的。
張一曼是整部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也是我最心疼的角色。我想很多人喜歡張一曼這個角色,并不是因為她有多美麗,更多的是從她身上所流露出來的那種灑脫氣質。還有那種充滿少女心的浪漫。
還記得這一幕么?張一曼坐在長椅上邊唱《我要你》邊剝蒜,裴魁山過來和她聊天,她捧起手中的蒜花,輕輕的曬向天空,愉悅的說:“下雪啦。”最后走的時候那一抹微笑,像極了從夢中走來的姑娘,美好的不像話。
當銅匠要離開,看著她的頭發依依不舍的時候,她說:“喜歡啊?”遂大大方方的用剪刀剪了一小撮留給他做個紀念。而不是扭扭捏捏的讓他回去。
一曼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同是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按照自己想法過活的人往往很容易得到快樂。
還記得嗎,她們在獲得三萬元經費后,把操場布置的電光閃耀,伴著留聲機播發的音樂,張一曼說,我們來跳舞吧。看著一曼笑吟吟翩翩起舞的樣子,你知道此刻的她是快樂的。此刻的他們也是美好的。
而她被摧毀是因為男人得不到繼而報復他。當銅匠小人得志般要校長剪斷她的頭發,剪刀每剪一刀,我的心就痛一下,同是一曼的曬脫就被摧毀一番。當她照鏡子把自己嚇一跳,遂躲進桌子底下不敢出來的時候,我聽見了自己心碎的聲音。我知道她徹底的被摧毀了。
她變成了一個瘋瘋癲癲的女子。最后在做完校服后,開槍自殺了。我希望她不是真的瘋掉,而是因為追逐自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