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園食譜4:“德藝雙馨”說絲瓜

陋園食譜:說說“德藝雙馨”的絲瓜

這是我家老媽種的。

絲瓜原產印度,唐代傳入。因適應性強,在我國有廣泛種植。絲瓜,性味甘涼。適宜煮食,清熱利腸,涼血解毒。是天然的美容劑。

《本草綱目》說:“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爆,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

絲瓜屬葫蘆科一年生攀爬藤本植物。葉片寬厚,花朵鮮艷。在庭院里或屋前屋后栽種能起到很好的遮陰納涼美化環境的作用。所以深受農家喜愛。在我家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株。

在亳州老城拍的穿街走巷的絲瓜

歷代詩人與畫家也多有贊頌:

宋·杜北山《詠絲瓜》:“寂寥籬戶入泉聲,不見山容亦自清。數日雨晴秋草長,絲瓜沿上瓦墻生。”

宋·趙梅隱《詠絲瓜》:“黃花褪束綠身長,白結絲包困曉霜;虛瘦得來成一捻,剛偎人面染脂香。”

我陋園栽種的絲瓜

我陋園中的這株絲瓜因舉家回長沙一個月度暑假無人料理,兒子回懷化后視頻告訴我:爸爸,你的菜都干死了。忽然有些傷感:這株絲瓜是惟一正努力掛果而終究一餐未食的。如此善始而不能膳終,想想真有點對不起它。

其實我對絲瓜還是頗有感情的,也喜歡吃絲瓜。平生做的第一頓飯是蛋炒飯,煮的第一道菜就是《水煮絲瓜》。那一年應該是七八歲的樣子。吃中飯時父母不在家,如是決定自己來。還記得當時把絲瓜刨皮,刀削成片后,忽然老虎吃天,無從下手了。又急忙跑去隔壁問伯媽:油要很多嗎?什么時候放鹽?要放多少水?煮到什么時候就是熟了……

大伯媽當時一臉驚訝:崽誒,你自己搞飯吃啊?

如今仍能清晰記得當時情景,是因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第一次煮菜,我就成功了!當時,不放心的伯媽還特意跑過來看了下,又嘗了嘗我煮的絲瓜,給了我個大大的點贊!

我7歲就能做好的菜,你們還怕不會?來來來,我教你們一道:

《絲瓜煮荷包蛋》

我給兒子煮的荷包蛋煮絲瓜

烹制制法:

雞蛋兩面煎黃。用刀刮去絲瓜的表面糙皮,不切,用刀像削刀削面一樣削成片。姜絲在熱油里爆香,下絲瓜慢炒至變柔軟,稍加點水(絲瓜煮時會出水),然后下煎好的荷包蛋一起煮。出鍋前再調鹽味。鹽下早了絲瓜會越煮越黑。而且澀口。

此菜,鮮香順滑,口感濃郁。

小貼士:

百搭的絲瓜與其他食材搭配還能做出:

《絲瓜煮魚》,《咸蛋黃燴絲瓜》,《絲瓜煮掛面》,《絲瓜煮油條》等等等等。萬法不離其宗,只由各位能大開腦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絲瓜是夏天的當季蔬菜,家家桌上都有一盤清香開胃的絲瓜菜品,為啥絲瓜如此受歡迎呢?首先,絲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
    馬小野閱讀 994評論 0 8
  • 輔食內容 以下四個是分階段的 1~22適合4到6個月寶寶 23~47適合6到8個月寶寶 48~73適合8到12個月...
    電動老王閱讀 1,072評論 0 5
  • 一、安裝 二、引入模塊,并連接mysql test->插入數據 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出,result中包含一些有用的信...
    Veb閱讀 791評論 0 20
  • 執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1、目標:不知道干什么。 2、流程:不知道怎么干。 3、技能:干起來不順暢。 4、激勵:不知...
    唐森取經閱讀 52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