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第一集 桃園三結義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講的是年紀小的時候讀水滸容易做事沖動,年紀大了不讀三國是免得看完之后想起以前做的不對的地方懊悔。本人小的時候也的確對三國不感興趣,看不太懂,看著自然也沒有水滸那么刺激,然而從現在來看多讀三國還是很有必要的,此系列文章目的就是通過經典的老版《三國演義》,只講對話不探究歷史細節,學習劇中各角色傳神的神態,語速,姿態與不同場面的應對思維。根據換位思考,將自己代入不同的角色,去思考怎么回答或應對,從而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與思維能力。伴隨著全劇第一句話:古話說,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開始吧!
場景1-城門募兵公告
場景:城門外劉關張三人看募兵布告,劉備看完嘆息一聲
張飛說: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反在在此長嘆,何為大丈夫?
(好嚇人的一張大黑臉,為何我覺得萌萌噠)
我的應對:上去和張飛扯上一淡or不鳥他直接走
劉備的應對:又唉了一聲,扭頭提著草鞋跑了
問題:他此時為何不表露心跡或者說關你黑鬼鳥事,或直接不鳥他
思考:
1. 理想像內褲,要有但是不能逢人就漏出來
2. 遇事要穩重,出門在外你也不知道身邊的人是林黛玉還是猛張飛,但是該有地底氣還是要有的,所以劉備又唉了一聲
3. 又或許當時劉備并不清楚張飛的價值,故沒有多說就離開了
場景2-張飛莊上喝酒
場景2.1:劉備想講關張二人收入自己胯下,該如何開口引出他想要的話題
我說:2位武藝這么牛逼,在哪里練得,你們是哪個山頭的,有空比劃比劃,再問二人對今后局勢怎么看,有什么打算
劉備說:我觀二位非常人,目下黃巾猖獗,群雄并起,不知二位壯士有何打算
問題:為何劉備這么直接
思考:關張二人皆是爽快之人,論武藝劉備比二人還差的遠,同時他拋出的問題也是關張二人關心的問題
場景2.2:關張兩個基友相約一起投軍,見更多基友,看見白白的劉備不吭聲,心想不能放過這白小子,于是張飛說:你也同去投軍如何?
我說:投入別人賬下也只是一個小士兵,不如我們自己組一個軍隊
劉備說:目下正值亂世,亂世必出英雄,像你二位這樣的英雄,正是用武之時,何必非要委屈受制于他人,豈不聞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耶!
問題:為什么劉備一開始不說大家一起搞個基友軍隊吧,我當老大你們當老二?
思考:對于關張這種明顯武力值大于腦力值的人來講,對于看待問題的角度與高度必是不及劉備的,而劉備不像呂布那樣武力值爆表,故要展現胸中有丘壑,讓關張二人覺得此人高人吶,效果如下:
(兩人一臉蒙蔽了)
劉備接著說:現如今黃巾造反,天下響應,是因力不能及,兵匱將乏,且有宦黨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來呢,必將造成地方豪強割據之勢,黃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時,那時域中竟為誰人之天下,還尚未可盡知也
思考:劉備在一步一步的將話題引入他想要的地方去,把二人心中做大事的想法逐步給勾出來。
接著張飛問:俺是個殺豬的,不知天下大事,你說吧,讓俺怎么辦?
劉備在猶豫之后開始了肉戲說:有一人....
問題:劉備為何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
思考:劉備至始至終都是在一步一步得引導著關張,直接表明身份會讓人覺得很突兀
接下來忽悠了頗有家資的張飛,看了一眼囊中羞澀的關羽,劉備面對著張飛說: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吶,這勢單力薄...
關羽很上道,立馬說:如蒙不棄,某愿相隨
問題:劉備在一頓飯局上成功的一頓忽悠,拉來了一支部隊和2員大將,靠的是什么
思考:1.劉備一直都掌握著談話的主動權,引誘著關張二人朝著自己想的話題說下去,同時看準2人特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想要也不直說,而是讓對方說出來
2.書一定要多讀,不然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被人賣了都不知道!!
場景3-董卓被劉關張搭救
兄弟三人護著董卓脫離險境,董卓感謝過后問三人身居何職?當聽到劉備說白身,董卓哼了一聲。
若我是董卓,看到三人還是白身且武藝高強,就應拉攏留在身邊
問題:劉備這種有野心的如果留在身邊,以后怎么辦?
場景4-城門募兵公告
劉關張三人到安喜縣上任,劉備被督郵叫去談話
胖子督郵:劉備,是何出身吶?
劉備一臉淡定:宣景帝玄孫 中山靖王之后
思考:有虎皮一定要拉,尤其對待督郵這種人
督郵果然態度變了,立馬讓劉備坐下對話,督郵接著試探,
督郵:即為漢室宗親,怎么只做個小小的縣尉
我會說:出來歷練一番,先從底層做起
劉備說:官職不論大小,皆為朝廷效力
督郵已有些輕視:何人推薦你做次管
我會說:無人推薦,全靠我的戰功得來此官
劉備說:自豚郡起兵,剿戮黃巾,歷經大小三十余戰,略有微功,故得此職
思考:劉備并未說自己是否有靠山,而是說自己是完全靠戰功得來,讓督郵仍然不確定劉備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