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者群(關于群,請戳這里《這個忙只有你們能幫,三分之一向你們求助啦!》)剛剛成立,家長們就熱熱鬧鬧聊起來了。30分鐘不到,400多條消息刷屏,嚇了我一大跳!
這年頭,大約所有的家長都有著好幾個群吧!班級群、英語群、二手群、攢課群……
哪個群里都少不了交流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本來交流是好事,但是一看到別人家的牛娃,別人家怎么雞娃的,恐怕沒幾個家長能淡定。
瞧瞧這聊天內(nèi)容:
人家一年級英語都考完pet了,我們家英語還沒開始學呢!晚了晚了!
人家鋼琴都已經(jīng)8級了,我們今年才開始學,這可怎么辦啊?
同學考試總是100分,我們90分有時候還考不到,這不是成差生了嗎?
我看人家的孩子特別愛學習,我們家這個什么都喜歡,就是不喜歡學習,這是怎么回事兒啊?他到底隨誰啊!
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快,明明今天已經(jīng)會寫了,第二天再做,又忘了。怎么辦?
高考以后取消文理分科了,這是好還是壞啊?
都說高考以后要加大閱讀量,可是我們現(xiàn)在連作業(yè)都做不完,哪有時間看課外書啊?
……
群里有一位讀者對孩子的學習比較發(fā)愁,簡單問了我一下。我還沒來得及了解、思考,就有熱心的朋友回答了。
一回答不要緊,家長們紛紛夸贊、羨慕(回答的朋友孩子很優(yōu)秀),這位問問題的朋友后來就沒再說話。
我真擔心把他給嚇著了!
這種心情我也有過。
我病休在家,時間也多,沒事兒就刷刷手機。前段時間在一個家長群里,看到他們聊英語。說北京前些年的記錄是,一個4年級的男孩,就考過了CAE,這是什么水平呢?
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
第四級,流利運用:高級英語證書考試(Certificate in Advanced English,縮略為CAE),屬于C1-C2水平;
C1-C2水平又是什么呢?
C1、C2 級別的英語使用者被定義為Proficient user,相當于高級和專業(yè)水平。
CEFR、托福、雅思、劍橋通用五級難度比對:
想詳細了解戳這里:
我一看,天哪!
我家孩子二年級,英語學了算3年,現(xiàn)在才剛開始學《劍橋國際少兒英語》第3冊。算了一下課外機構的進度,2冊書學3個學期,也就是基本要到三年級結束、四年級上學期,才能勉強具備考KET的資格吧!或許還不行呢!
這個這個,我是不是太佛系了!
要抓緊啊!一個聲音冒出來:不能耽誤孩子啊!你別以為現(xiàn)在讓孩子輕松,就是真的為他好啊!人家都在學、都在拼,你不學、不拼,就落后了!
balabala……
二話不說,趕緊微信我朋友——原重點小學英語教師、劍橋考官的S,問她給孩子的規(guī)劃,問他們學習的進度,問我是不是要再加把勁?
還好還好。
她的一番話,言簡意賅,解答了我的疑問,也給了我一個看待孩子學習的思路。
急著考證,真實水平如何?
如果學了不能用,那你的目的何在?
英語不光是語言,也是文化、是思維,孩子的年齡沒達到,有些東西理解不了,強行拔高,考了很高等級,有意義嗎?
?劃重點,這幾句話值得我們思考。
所以,我特別想和家長們說:
不要焦慮,
不要自己嚇自己,
這是自亂陣腳,出師不利。
一、克服焦慮。
焦慮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焦慮?
?
在我看來,無非2個原因:
1.未知,
2.攀比。
現(xiàn)在的社會高速發(fā)展,每天都出現(xiàn)很多新生事物,將來會變成什么樣,沒人知道,人工智能將取代哪些工作,沒人想到。
而這一切,對我們也許影響還不算大,但是我們的孩子,就正好趕上了。所以,為人父母者,無一不為之操心。
平時,不去想這些也還好,一開始想,再加上和別人交流,看到別人的拼,別人的雞血,別人家的孩子,立刻崩潰了!畢竟牛人還是少數(shù)啊!
可是,焦慮有用嗎?
我曾經(jīng)在文章中寫過:千萬不要弄得大人孩子都疲勞,往往越疲勞的,效果還越不好。
為什么呢?
有的人心理沒那么堅強(大部分人),一看到別人說的自己沒達到,就慌。
別人給孩子報了什么班,我也報吧。
別人給孩子買了什么書,我也買吧。
別人在家給孩子加了什么作業(yè),練了什么,我也照方抓藥吧。
……
毛主席說: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你這么關心孩子的教育和將來的發(fā)展,這么重大的一件事,你調(diào)查了嗎?
別人說的,都是真的?都是對的?都是適合你家孩子的?
焦慮的人啊,失去了方向,就像一群沒頭蒼蠅到處亂撞。
家長焦慮,孩子也受影響,每天惶惶然不可終日。
你都沒有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深思熟慮,就盲目上馬,能有效嗎?對孩子真的好嗎?
孩子不適應,就不配合,就鬧,
你就急,就批評訓斥,甚至動手,
這不是亂成了一鍋粥?
你每天這樣的心態(tài),自己不覺得難受嗎?
孩子每天在這樣的高壓下生活,能舒服嗎?
所以,結果基本都是——無效。
并且,還有反效果!
so,破解大法來啦!
1.不要和別人比。不要和別人比。不要和別人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自己多讀書、多思考,用自己的腦子去判斷。
2.你要了解人生的游戲規(guī)則。
你今天立足社會,靠的是什么?是小學時的100分?還是最早得到××證書?甚至是高考狀元?
似乎,
并不是吧。
立足社會,最終靠的,是一技之長。會寫字,教書法;能碼字,做寫手;愛漂亮,做美妝;喜歡運動,可以搞健身啊……
別人擅長這個,你擅長那個,你們倆根本就不在一個圈子里競爭!
那為什么要和別人的孩子報一樣的輔導班、學一樣的特長呢?
現(xiàn)在的變化太快,每天都有新的行業(yè)冒出來,很多人可能學習真不怎么樣,但是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也生活得很好啊!(注:這里不是說學習不重要,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知識和技能,努力和堅持。)
未來的變化咱們不知道,所以咱也不可能讓孩子選一門將來熱門的行業(yè)去學習。
我們能做的,是盡量讓孩子多接觸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喜好和擅長,然后目標明確地去努力,當然基礎的學習必不可少。
人生是長跑,一時的表現(xiàn),不能說明一生。
小學這個階段,我覺得重要的是:打好基礎(字詞啊、計算啊、閱讀啊等等)、培養(yǎng)習慣、開闊視野、不斷試錯。
你的最終目標是自己的孩子擁有競爭力,而不是把別人都比下去。
二、理解“優(yōu)秀”。
確實,咱們做家長的,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優(yōu)秀。所以,一看到別人的孩子如何如何,就不服氣,就像比一比,總覺得“你行,我也行!”
可是,你想過沒有?
1.總有優(yōu)秀的,更優(yōu)秀的。
根據(jù)二八原則、冪律分布、正態(tài)分布的理論,接受現(xiàn)實吧,咱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當然咱們的孩子也都是普通孩子。
這是冪律分布
這是正態(tài)分布
那種高智商、門薩俱樂部、天才少年、少年班……也許真的不適合咱們。
天才真的是有天賦的,這部分是我們怎么努力、怎么玩命,也拼不過的,你得承認這一點。
而這些高智商、門薩俱樂部、天才少年、少年班……要選的是真的有天賦的人。
可能不是咱們自以為的聰明。小時候說話早,幾歲就認識多少字,在周圍的孩子里最棒……這些也許真的是毛毛雨啦!
別的不說,《最強大腦》里的水哥微觀辨水,那是一般人能學會、練會的嗎?
2.優(yōu)秀的標準并不唯一
評判是不是優(yōu)秀的標準,不是只有考試成績。我們總是說著“多元化評價”,這會兒被人一刺激,你就忘了嗎?
一個孩子,能不能認真聽,敢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沒有自己的思考,善不善于觀察,有沒有堅韌的意志,做任何事是不是都一絲不茍、拼盡全力……
這些才是影響他一生發(fā)展的要素,也許,并不僅僅是當下的100分(還是非統(tǒng)考的100分)。
3.有些優(yōu)秀也許并不實在。
有的家長說孩子總考100分,考了多少次100呢?試卷難易程度如何?為了這100分,做了哪些努力?
就算總考100,就能說明很優(yōu)秀了嗎?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再說了,別人的孩子成績好,總考100分,只能說明別人的孩子優(yōu)秀,不能說明你的孩子差啊!
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我特別想說:別只看優(yōu)秀,看看背后的付出。
別人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氛圍中?
別人的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啟蒙?
別人的父母是什么樣的人?
別人的父母為了培養(yǎng)孩子,都做了什么?
別人的孩子怎么安排學習、生活和休閑娛樂?
別人的父母又是怎么安排工作、生活和教育孩子的?
別人花了多少代價、放棄了什么、投入了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
……
你不知道。
你就算知道了,能做到嗎?
舉個出名的:郎朗的爸爸辭職,帶朗朗到北京來求學,夫妻兩地分居,舉債帶孩子去國外比賽。你能做到嗎?
再說個不出名的:
讀了一本書《牛媽教作文》,她為了培養(yǎng)孩子寫作文,自己改變了玩電腦游戲的習慣,也一起寫文章,娘倆基本都是每天1篇。你能做到嗎?
接受我的忠告吧!
別整天瞎湊熱鬧了,
有聊天的時間,多讀書多學習,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有焦慮的功夫,多陪陪孩子,尋找自己孩子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