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識相】發起的【丟書活動】又成了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大意是:參與者把自己的書丟在地鐵上,讓撿到的人去閱讀,閱讀完了又丟回地鐵,讓圖書漂流起來,文案標題亦如“逃離北上廣”,極具煽動性,感覺不扔幾本簡直就是乏味無聊的人了。不過網友還是褒貶不一,褒的當然是認為一場有逼格的文藝活動,并且馬上申請丟書道具,參與其中;貶的是營銷炒作不要臉,還有調侃怎么不去丟錢、丟女票的;更多不看好的認為會被收廢紙的大媽全部撿去賣掉;也有網友認為地鐵上不適合丟書,原因是太擠。
營銷是肯定的,不過有些營銷本身就是有趣的事兒。正如現在的廣告,都是抖了一圈干活或是好玩有趣的料之后再突然神轉折個廣告,看客開心了,有的粉絲沒有廣告還不習慣,【地鐵丟書】活動大概就屬于這樣的一類營銷。翻看網友評論,撿到書的都有一種驚喜。憑心而論,要是自己在地鐵上突然撿到陌生人的書,還有箴言,一定也會很驚喜。就像前天的超級月亮,其實這一天過得不太容易,一個人走在冬日的小路上,路上人寥寥,難免會有些傷感,然而無意間就看到了橋那邊的超級月亮,整個人就被月亮吸引了,然后回到家又興致勃勃的找出相機拍片,折騰下來,早就忘記了上班的不快。有些事情就是,冷靜后再回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地鐵上無意中撿到書,大概也是這樣的小確幸。撿到書之后呢,肯定會先翻翻,喜歡的會留下來看完,不太對味的會放在原處,等對的人撿吧。這里都在說撿書,至于丟書,家里也確實有一些書,但讓我選出來丟,暫且還挑選不出來,很多書看過了,有時也會翻出來瞅一瞅,舍不得丟掉。倘若是買新書去扔,為了丟書而丟書,是本末倒置了。一場營銷也吧、一場文藝活動也好、或是各類公開課,一定不要盲目跟風。
不過,話說回來地鐵上丟書也并不是太合適。我每天都坐地鐵上班,從起點站坐,大家都是緊緊的排在地鐵門口,車一到,都擠著想盡快占一個座位,這書多半會成為墊臀之物。可能還會遭嫌棄,都睡眼惺忪趕著討生活呢,誰那么無聊丟書。而且地鐵上看書,也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兒。由于是起點站,還比較容易找個座位或者好一點的站位翻出kindle看一二十頁,后面站上車的擠在一起的滋味就不太好受了,看書是一件頗有些挑戰的事情,這還是成都的地鐵,更何況北上廣。不過人家世相倒是說了,你可以拿回去看,看完再放回公共交通即可。怎么說呢,總覺得愛看書的人遇到可能會拿著看,不愛看書的也并不會因為地鐵上的幾本書就看起來。
說到關于閱讀的活動,相較于簡單粗暴的丟書活動,我其實更欣賞成都地鐵的流動書包,由工作員背著走進地鐵各線站點與車廂,向市民提供書籍免費借閱的活動,這樣會更加有序,避免資源浪費,將書帶給真正需要的人,也不會影響到別的乘車人。公共資源還是留給單純的乘車人吧,設想一下,要是乘地鐵的人一半以上的參與丟書,簡直會成為一場災難。
無論活動如何,看書才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