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任奕霏家書《??旎畋闶枪Ψ颉?br>
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守自己的內心,通過明心靜心功夫,提升自己的心靈品質。滿足心靈的饑渴。為什么要讓外面的事情決定我的行為?為什么我們要成為情緒的奴隸?
我們的心不由自主的會被外界和他人所決定。為什么我們會不快樂?不快樂是一種習慣,快樂也是一種習慣,改變不快樂,首先要改變對號入座的習慣,改變擺脫固有的心靈枷鎖。
這幾天,我因為新來的高管相繼離開,心生了很多“不樂”,首先,留下來的人是我招進來的,而開除也是我開除掉的,在招人過程中,首先我看到的是人踏實,肯干,能力,其次是才華,由于前期要融入公司,考核標準要以每月活動績效結果為第一關。這一關也是我們練兵階段,有些人能力和崗位不匹配、抗壓能力不是很強,更多的不合適,所以,導致淘汰很多人。他們的離開,我也心生了“不樂”,確實也很無奈,我也很難過,有時候甚至也很糾結,不知道在此處修心和學習的地方。怎么看待這件事情?團隊的問題,也是我自身的問題,用留不當,不能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團隊建設和管理,接下去也是我要學習成長的點。
這幾天我學習到當圣賢遇到大憂,大怒,驚懼他還樂不樂?這個問題要單獨拆開來分析,樂不樂和本身的事情無關。陽明先生說:“常快活便是功夫”。功夫是需要我們在大部分時間里錘煉出來的,要改變自己不快樂的習慣。道之于老莊,空性之于佛禪,無論是道教還是佛禪,都有超越時空超越萬物又融于萬物的根本特征。空性遍布我們身邊的事物中。
良知是一種正能量,也是開啟擴充我們的正能量。開啟正能量就是醒來,也就是生活本身。我們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有效實踐,樂在其中,那么在這一點上面,我應該如何開啟運用我的正能量?我想,應該誠于自己,心即理,在理不夠明的時候內心就很困頓,不能樂在其中,功夫也沒有長進。要想良知呈現,在任何事情上面都要在心上去做,用心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走進自己,才有感知、認識、鏈接萬物。良知是無是非之心,不學而能。要做深度反省。生命中好多事物,都需要用心靈去體驗,在體驗中得到心靈的成長。
期待明日燕華師姐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