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城市沒有霧霾,那你的朋友圈一定有霧霾。近年,霧霾相繼攻陷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成都等國內主要城市,伴隨著霧霾天氣的頻頻出現,隨之而來的是催生了一種“霧霾紅利”。
據調查了解,某品牌防霧霾口罩在淘寶、天貓等網購平臺上一天賣近十萬個,此前有機構公布全民開始有意識地為霧霾下單450萬次,每年花掉8.7億元。
隨著霧霾的頻現,空氣凈化器、車載凈化器等更是迎來熱銷。在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上,包括快活林、小米、美的等各大品牌空氣凈化器銷售暴增。據數據分析公司newrank.cn的統計顯示,2015年淘寶上的口罩銷售超越了避孕套;另一家數據分析公司Syntun的統計顯示,2015年雙十一網購節,電商平臺上售出了大約57.131萬臺空氣凈化器;而《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空氣凈化器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470萬臺和101億元,同比增速均接近70%。
與此同時,霧霾天氣也推進了外賣等“上門經濟”的發展。
據調查,霧霾天氣時,“百度外賣”“餓了么”“美圖外賣”等外賣平臺均陷入擁擠狀態。百度外賣訂單量明顯增長。據百度外賣提供數據顯示,霧霾期間北京地區外賣訂單量相比平時提升了24%;餓了么用戶的訂單量同樣在近期出現激增超30%;同樣,據美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美團外賣的訂單量比平均水平有27%的增長。
有人評論說:一場霧霾拯救了幾個產業,催生了新的經濟熱點。但捫心自問,這一類的經濟熱點是值得被歌功頌德的嗎?“霧霾紅利”是一種畸形的經濟現象,它貌似促成某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但實際上是惡性經濟循環的發酵體?!办F霾經濟”的正確打開方式并不在于你能凈化多少被污染的空氣,而在于如何才能不污染空氣!
治標治本,人性弱點才是霧霾之源?
霧霾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就是燒煤和尾氣排放,如果說前一種原因還有工廠、企業等政府的原因,那么,尾氣排放則完全怪不得政府,基本上由老百姓一手造成的。工廠、汽車是導致霧霾的最直接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性中有太多不可克服的弱點:自私、貪婪、懶惰、虛榮等等。
拿私家車舉例,縱然霧霾已經如此嚴重,國人也從未放棄買車的希望,甚至在限號期間鋌而走險,趁著交警人力瞌睡或者攝像頭稀疏,出來溜溜車;中國私家車保有量增長從未因霧霾問題而有任何減緩,能源的消耗從未減少,一些人在“借錢、貸款、找不到停車位、支付不起油費”的時候,依舊要買上一部車,美其名曰:代步工具。
這其中摻雜著大量人性弱點:霧霾是全社會的事兒,加我一輛車也不會怎么樣,我開車,讓別人去綠色出行吧,這大概就是自私;自從私家車流行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再也蹬不動自行車,大家去樓下超市買包煙也恨不得開車出去,這估計是懶惰;現代社會中,沒有車就不能融入特定的圈子,沒有車就不能發一組“不小心漏出方向盤”的優質朋友圈,此外,再沒有父親敢保證坐在單車上的女兒會面帶笑容了,這估計就是虛榮了。
同樣的,當你明白這些根節,也就理解為什么水泥廠的煙囪永遠那么堅挺,造紙廠的排污渠永遠堵不住,也就理解為什么霧霾來臨的時候,很多創業者關注的焦點是如何賣出更多的口罩,如何制造過濾效果更強的空氣凈化器,而不是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扼制霧霾天氣的形成。
正因為這些人性弱點,才會導致人類只顧眼前的利益,漠視霧霾的存在,或許只有等到“呼吸即死亡”之時,人類才會關掉冒著濃煙的小型工廠,重新騎上自行車,面帶笑容。
霧霾來源于人類的經濟活動,真正的希望在于良性的商業模式和科技手段,比如開發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工廠、構建能源互聯網,亦或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像滴滴、快的、Uber整合交通,讓租車變成時尚,降低私家車保有量等等,這些才是創業者對“霧霾經濟”正確的打開方式。
同時,企業存在的價值除了創造更高的GDP,更應該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如果你的創新,你的變革無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那所有的一時繁榮只會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