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回憶錄》摘抄 9/19
19世紀是文學的嘉年華
20世紀是繪畫的嘉年華
人類文化至今,最強音是拜倫:
反對權(quán)威,崇尚自由,絕對個人自由。
真摯磅礴的熱情,獨立不羈的精神。
自古以來,每個時代都以這樣的性格最為可貴。
偉人是庸人的最高體現(xiàn)。
偉人能夠欣賞英雄,但英雄未必瞧得起偉人。
李清照:“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拜倫的個人至上,純粹的獨立,純粹的自由,其實就是尼采的超人意志。
拜倫是“超人”的少年時期,是初出茅廬、跟著感覺走的超人。
尼采一來,超人進入中年壯年。
尼采純粹活在哲學中,生活一片空白、一片干旱,是個喝不到酒的酒神,所以瘋了。
人到了老了,特別懷念少年時期。
藝術(shù)家是不好惹的。
超人有他的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但超人沒有更年期。
過去講法:達則濟世,窮則獨善。
木心講:唯能獨善,才能濟世。把個人的能量發(fā)揮到極點,就叫做個人主義。
(人文歷史梳理:)
希臘,開始認識自己;文藝復興,是中世紀后新的覺醒;啟蒙主義,是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到浪漫主義,是個性解放;到現(xiàn)代,才能有個人主義。
不是從來就有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從人的自證(希臘),人的覺醒(意大利),人與人的存在關(guān)系(法國),然后才在世界范圍內(nèi)發(fā)展成個人主義(以英、法、德為基地)。個人主義不介入利己利他的論題,是個自尊自強的修煉——但不必說出來。
二次大戰(zhàn)前夕,是歐洲個人主義發(fā)展到最豐盛的不言而喻的時期。大戰(zhàn)后忽然糊涂了,乃有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是個人主義的走調(diào),個人主義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自外于世界潮流。中國沒有個人主義。
革命一來,傳統(tǒng)里沒有“個人”,一擊就垮。
這樣來看拜倫以前如何,拜倫之后如何,所以見其可愛。
木心這樣形容他:至性,血性,男性。
所謂風格:由你來重新估價一切!
塞尚(Cezanne)重新估價蘋果 、風景……這又是小題大做。估價一切,本錢要足:天性,然后是修養(yǎng)。每個藝術(shù)家都要重新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