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愛和解(清明思語)

如果,父親沒有在十七年前因病去世,那今年他就該六十歲了。我實在難以想象,六十歲的他,究竟會是如何一番模樣?


1

其實,我與他的關系不算親近。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他不愛我,只是他愛我的方式太過嚴格、內斂和深沉。

他像大多數老一輩人一樣,信奉“棍棒底下出好人”的理念,決心通過嚴苛殘酷的挫折教育將我打磨成材。于是,不聽話要挨打、發脾氣要挨打、不好好吃飯睡覺上課學習也要挨打,膽敢事后向祖父母打小報告更要加倍挨打。

記得讀學前班時,父親來接我放學,站在窗外看我上了半節課,下課后,我歡歡喜喜跟著他回家。路上,他問道,為什么老師上課時提出的問題答不上來,我低頭,嘟嘟囔囔說沒注意。他便領我到小花園里,指著一小叢竹林讓我數新冒出來的竹筍,我敷衍一數,報了個錯誤的答案,父親耐著性子讓我仔細觀察后重新數。我老大不樂意地再報一個答案,又錯,再報,又錯。父親不說話了,悶聲走在前面,我怏怏地跟著。

到家他二話不說就抄起拖鞋狠狠打我,我的哭聲震得自己耳朵都疼,在無比的驚慌和恐懼中,我甚至沒能記住他教訓我的確切理由是什么,只記得完事后他讓我脫掉褲子在鏡子前照看自己屁股上紅紅的印痕——鞋底的花紋清晰可見。

當然,這樣的挨打并不是家常便飯,父親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慈愛且幽默的,心情好時很愿意跟我稱兄道弟,興之所至還能開開玩笑。可時好時壞的脾氣和突如其來的責罵,使他在我眼中他成了一個威嚴、刻板、暴躁的男人。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他是不喜歡我的,這種不喜歡建立在他對我深深的失望之上——尤其是對我的能力與性格。

在我僅僅一歲多的時候,他就煞有介事地在日記里給將來的我寫了一封信,羅列并詳細分析了我性格中的十大缺點,諸如氣度小、脾氣大、沒有毅力、吃不了苦之類,從而得出了這孩子非得嚴格管教方能勉強成器的結論,似乎在解釋他對我如此苛責的緣由。

我真的很怕父親,甚至有些許恨他——因為他是如此難以取悅,我所有的成績似乎都只能換來他的嘆息和搖頭。正因為如此,我也就只能加倍努力,在暗中跟他較勁,想著勢必有一天要讓他對我心服口服。

這樣的對立一直持續著,我全力以赴我的學業,力爭不讓父親抓住任何把柄,而父親也堅決不放過任何訓斥管教我的機會,這像不像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


2

我們之間的故事原本能夠按照這樣的脈絡延續下去,可父親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卻提前退場了。

我常常想象,如若父親未曾離開,我們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

可能依舊像從前一樣,我在他的密切注視下戰戰兢兢地過著仿佛不屬于自己的人生;也可能我會在翅膀硬了之后與他爆發激烈的沖突,終究以自己的年輕壓倒他的衰老。但,這都不是我期望的結果,我曾經看到過我們僵硬的父子關系可能出現的轉機。

父親在手術出院之后,竟然漸漸卸下了以往嚴肅苛刻的家長角色,變得可親可愛,準確地說,回歸了更加真實的自己。可能是經歷了病中的思索,他放下了一些東西,也抓牢了一些東西。

記得一天晚上,我結束了學校的話劇比賽,下車之后看到他跟母親在車站等我,見我之后便笑嘻嘻地迎上來,像是打聽一件多么新奇的趣聞一樣詢問我表演的情況。我清晰地記得父親穿著寬大的運動外套,頭戴一頂棒球帽,遮掩著化療之后瘦弱的身軀和脫發的頭頂,微涼的秋風吹著空蕩蕩的衣服下擺輕輕搖晃,而他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卻是發自心底的自豪與滿足。

這是我腦海中,父親最后的快樂模樣。

如果那時我和父親能夠放下長久積累的思想包袱,敞開心扉地談談對彼此的真實看法,回顧一下這么多年來我們的恩恩怨怨,我的心里一定不會留下這么多未解的遺憾。可惜的是,我沒有抓住最后寶貴的時間,機會一次又一次從指縫中溜走。

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或許是懷抱著“死去元知萬事空”的心態吧,已經無法下床的父親越來越沉默。即便是我捧著碗伺候他用吸管慢慢地飲水,而我的眼淚大顆大顆滾落,他也只是用混沌的目光遙望著遠處不知什么方向,始終不看我,不說一句話,也沒有任何表情,只有咬合的嘴唇在輕微翕動。

我忘不了那空洞虛無卻又飽含一切的目光,仿佛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溫暖。

父親在想什么呢?想自己起伏不定的一生?想妻兒無依無靠的將來?太多未盡的責任和未了的心愿,可又能怎樣呢?不想了吧!不說了吧!

于是,父親沒有說,我也沒有說。直到有一天,命運的裁決讓這許多話永遠也說不出、聽不到了。可惜當年的我還不能領悟到這分別之于我人生的意義,父親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向我完成了死亡這一課的啟蒙。


3

父親剛走的那段日子,我并不會時常想起他。

那時的我總認為傷痛應該封存在心里最深的角落,只要當它不存在,它便真的不存在,于是就可以輕裝上路、昂然前行。確實,許多年我也都這樣過來了,過得有好有壞、不好不壞。

可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隨著我踏入社會,越來越多地面臨工作生活情感的壓力,尤其是每當需要面對自我、認識自我、改變自我的時候,我才發覺那個早已消失在我生命中的父親,是一道怎樣都無法繞過的坎。

我的膽小懦弱,我的猶豫不決,我自卑與自負,這些都絲毫不差地保留下了兒時的我在父親面前的狀態。當我越發沉湎于往事,那種似曾相識的對父親若有似無的怨恨又浮上心頭,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向母親一股腦的宣泄出來:如果父親不那么苛刻,如果父親多一點鼓勵和贊揚,我就不會有這么多性格的陰暗面,就不會在三十多歲還糾結于童年不愉快的經歷而無法自拔。

母親雙眼含淚,仿佛很多話涌到嘴邊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輕輕說道:別總記著這些不好的吧,你爸爸是很愛你的。

我相信父親是很愛我的。我曾聽家人多次對我提起,病中的他,經常趁我上學去了,在家反復看我參加學校辯論賽的錄像,一遍又一遍。

你爸爸是多么舍不得你啊——母親幽幽嘆息。

可這一切的一切,父親為什么就不能當面直接對我說呢?

解鈴還須系鈴人,如果父親健在,我可以痛痛快快地跟他大吵,任積壓心頭多年的憤懣噴薄而出,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父子必將有和解的一天。

然而由于他的缺失,我唯一的選擇仿佛就只剩下將母親作為他的替代品,無休止地向她抱怨發生在我身上的“不公”,用多年之前的錯誤繼續傷害今天的她,也傷害我自己。


4

一次次莫名其妙的暴躁和冷漠之后,看著母親想要靠近卻又顧忌躲閃的眼神,我突然發現,現在的我不正變成了當初的父親嗎?

我把自己遭受的壓力挫折,把對自己的不滿,心安理得地歸咎于他人的過錯。父親不也正是這樣?他有生活的壓力和事業的不順,他年少時期對于愛和關心的渴望也未曾得到過祖父母的滿足,所以他才會把不滿投射在我身上。

原來,我和父親是如此相像。

父親沒能察覺他的行為對我帶來的傷害,年少的我也不懂得將內心的感受向他表達,但既然我已經從這錯誤的情緒處理模式中覺醒,我就該打破這代代傳承的惡性循環。

于是,我忍著傷痛一遍遍回憶往事,想象著用另一種方式與父親溝通。面對父親傳遞給我的那些負能量,我盡量客觀地去認識和分析。我知道,只有認清來路,才能望見遠方。

不管有多么艱難和痛苦,這條自我探尋和自我完善的道路都是我人生的必修課。

如果無法接納包容不完美的自我和不完美的父親,無法跳出輸贏得失去愛自己和父親,我也決不可能在未來的日子里去真正接納和關愛其他任何人。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因為某些人和某些事而失去部分真我,那些美好的特質散落在時間隧道的角落,等待我們醒悟之后回過頭去將它們一片一片拾起,重新拼湊成完整的自己。塵世中的每個人都面臨這樣的人生難題,我的并不比別人的艱深,只不過由于父親的離去,我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和力氣罷了。

都說父愛如山,我覺得父親對我的愛,就像是橫亙在真實的我與真實的他之間的山嶺,云遮霧罩中,我望不見那頭的他,他也望不見這頭的我。而我現在要做的,正是要輕松愉悅地翻越這座山嶺,去探望對面久違的那位機智幽默卻脾氣古怪的老朋友,伸出雙臂給他緊緊的擁抱,道一聲:嘿,好久不見。


5

人終究要回歸家庭,我們所有好的壞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來源于此。

盡管父親在無意中給了我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我的正直、善良、上進、自省,甚至帶有嚴重浪漫色彩的理想主義,不都是父親給我的寶貴饋贈嗎?

父親曾經說過,等我將來有了出息買了車,他就當司機,帶著全家人四處游玩。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否達到了父親所謂有出息的標準,但我能夠確信的是,父親將安安穩穩地坐在我生命的列車中,陪伴我一直走下去。

父母是普通人,我們自己也是普通人,誰都無法完美地克服人性的缺陷,誰都曾經對他人和自己帶來傷害。值得慶幸的是,有一天,我們醒過來了,決心不再任由這種傷害肆意繼續,不再讓自己和他人為過去的錯誤忍受折磨,我們試著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與這個世界和解。

在春雨的滋潤下,父親的墳塋必定是郁郁蔥蔥了,與其感懷里面掩埋著傷心的過往,倒不如期待著從中飛出溫暖的希望。

那么,親愛的朋友,你打算什么時候與那份一路陪伴成長,令自己又愛又怕的父愛和解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兩天參加一個評估,問“你最大的愛好是什么?”“當然是舞蹈!” 是的,我是個舞蹈迷,小時候在少年宮跳舞,大學時在學...
    Selena2017閱讀 152評論 3 3
  • 手機沒流量 好幾天沒寫了 明天考試 實現了自己兩年的夢想 和劉一起考試!!!只不過還是運氣的成分大 望以后能一直...
    畫檐聲閱讀 198評論 0 0
  • 今天是第一次使用簡書,平時自己不怎么讀書,寫的東西更是馬馬虎虎的,不過一直想找到一個可以供自己自由寫作和創作的ap...
    嬰桃小九子閱讀 168評論 0 0
  • 許多小伙伴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免不了要寫材料。可是。。。不會寫怎么辦!一臉懵逼有沒有!絞盡腦汁有沒有!死了...
    穎兒小姐閱讀 12,874評論 7 51
  • 洗墨人書法
    洗墨人閱讀 13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