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的互聯網世界,早已和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大不同了。不管是政府政策和法規監管,還是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都發生了深刻而有意義的變化。這種變化趨勢預示著在未來,與互聯網相關的技術市場即將迎來更新的變化。作為生活在這個互聯網世界的一個少數派程序員,我認為我們應該對這個世界的變化持有靜觀其變,以逸待勞的心態,不應該過多關注市場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方向和創業領域,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投放在真正能夠影響到世界大多數人的創新領域和應用市場。這是因為只有在創新市場上有所作為,才能夠在未來引領時代的潮流和趨勢。
但是很可惜,中國的創業者很少有人能夠在這方面做出多么優秀的成績和取得多么豐碩的成果。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多數創業者都是為了滿足自己賺錢的欲望來進行創業活動的。太少人擁有支持創新堅持創新的動力和思維。這導致中國的創業市場缺少真正有潛力的創業者。甚至中國本土的投資人大都是目光短淺只看到明天的這種類型,而不是那種眼光長遠和能夠預見到未來趨勢的優秀投資人。可以說,中國本土的投資人太過聰明反而導致自身不能專注于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從而為創業者和公司帶來長遠利益和長期市場收益。
舉個例子,中國的投資人大多喜歡追風口。比如2016年的O2O公司倒閉潮。投資人的錢在市場上打了個轉,補貼給了用戶和消費者,而這些創業公司的最后一輪投資人往往因為投入巨大而回報太少結果損失慘重。但是,這些創業者為了堅持自己的創業理想(以及追求自己經濟上的高回報),肯定會繼續換個方向繼續創業,從而繼續忽悠投資人的錢。這種現象在中國創業者群體利十分普遍,大多數創業者都是本著賺到多少是多少的心態在創業。這不是良性的開始,而是惡魔的啟動腳本。因為,你若懂得金錢的好,那它就好;你若不懂金錢,那它就是最惡的殺手。這種財富游戲在世界上已經上演了幾百年,從荷蘭的郁金香泡沫到幾百年前的黑人奴隸貿易,再到資本主義社會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追逐財富是人類的本性,但是也是人類社會許多悲劇發生的根源所在。中國有句古語說的好,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真正含義雖然是說的治國和民心的關系,但是借用在賺錢的道理上,也正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