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里的五香菜

1
城中寓居,沒有了少小時鄉村的町疃(tǐng tuǎn)廣院,還好有幾米仄(zè)促陽臺,攢攢簇簇種了各色花木草藤。晨昏閑暇時,攜一本書,一個蒲團,在石榴樹下讀會兒書,走會兒神,時有飛鳥來棲,嘀哩啁啾;偶有清風拂過,暗香染袖。于我,這是一曰之中的好辰光,暫忘了庸庸碌碌,不去想蟻爭蝸斗,唯有眼前耳畔方寸之間的“山水田園”,游目騁懷之間,故里家山、曾經歲月,仿佛從時光的最深處,慢慢地洇出來,化為了一頁頁溫馨、懷舊的故紙片箋,迭沓成了一冊又一冊泛黃的舊書。

在陽臺上盤桓流連,四圍草木,沒有芝蘭玉樹奇花異卉,皆是本土尋常物事,石榴,西府海棠,橘樹,川椒,木槿,梔子,茉莉……這些木本的,種養的年份不一,石榴最早,十幾年了,蠖屈在瓦甕里,才鵝卵粗細,但樹杪高接樓上陽臺,只好斜斜伸出去繼續長;草本的,仙人掌,薄荷,荊芥,佩蘭,益母草,魚腥草,風仙花,五香菜……

不名貴、不起眼,然而,他們每一種,都曾經在過往逝去的某一段時光里,與我同行,與我甘苦與共。那些舊時光,如木板雕刻的黑白插畫,沒有七彩斑斕,然而拓印在我的筋骨氣血里,從不曾因年深歲久水遠山長而漫漶泯滅。多年離散后,我又把他們陸陸續續找回來了,這一次,我們相約白頭。

而那幾棵五香菜,便是故舊之一。


五香菜.jpg

2
少時在鄉村,風物樸俗,東鄰西舍,家家院前屋后,大抵都有草樹繁茂,參天老樹蔭蔽苔瓦,映日小花自在小園。我家庭院里,每年春天都會有幾叢蓬勃的五香菜蔥蘢翠茂,春生夏長,秋老冬枯。這植物是宿根,初時是母親種下的,四時榮悴一個輪回之后,來年春天便又從根部生發,如此年復一年。這五香菜,無風無雨時如如不動,只見青枝綠葉,寂寂無香;有風吹過,枝葉窸窣之間,便馨香敷布。這香味,不是凜冽清香讓人心氣清雅出塵離俗,而是清芬微溫,接地氣的香,聞之會想起五谷饔飧之氣,那是塵世間最溫情脈脈的煙火氣息。

夏日溽暑,五香菜葉正肥香正盛,祖母會在晨露未晞時采下三五片葉子,洗凈剁碎,和白芝麻、青鹽末一起摻入麥面中,揉成面團,搟成薄如銅錢般的面皮,在鐵鍋里來回翻轉炕成焦黃香脆的干餅,便成了我們姐弟幾個少年時代苦樂歲月里的至味零食,上午,下午,放學到家,扔下書包跑去灶房拿一個干餅,溫馨的五香菜的風味,隔著夐然遼遠的歲月風煙,綿綿邈邈依然縈繞舌間心上。

后來,祖母故去了,庭院里依舊年復一年地有五香菜繁衍生息,在“天河南北,西瓜涼水”的酷暑天里,母親摘了五香菜葉子,與大蒜一起搗碎,兌上醬油、香醋、鹽、麻油,澆在涼開水濾過的面條上,便是風味別致、開胃消暑的“五香菜蒜面條”……


五香菜.jpg

3
五香菜,學名藿香。

《廣雅·釋草》曰:"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讀漢魏詩,“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情合同云漢,葵藿仰陽春”,故《本草綱目》李時珍曰:“豆葉曰藿,其葉似之,故名?!?/p>

草木之名,大多別致典雅,有些名字比之人名亦不遜色,“藿香”,亦是很文學很文藝的名字,好聽。

藿香別名不少,如“合香”、“魚子蘇”、“蒼告”等等,不過,吾鄉人謂之“五香菜”,雖是一方鄉土之謂,考其由來可謂“源遠流長”:《本草綱目》載,“《金樓子》及《俞益期箋》皆云∶扶南國人言五香共是一木。 其根是旃檀,節是沈香,花是雞舌,葉是藿香,膠是熏陸。故本草以五香共條,義亦出此?!薄督饦亲印纺四铣涸凼捓[撰寫的一部博聞廣摭的隨筆札記;俞益期是東晉豫章人,因故去鄉遠適南方,《俞益期箋》介紹晉時嶺南交州一帶的歷史、地理、風俗、物產等內容,而藿香便原產廣東一帶。由此可見,五香菜,這尋常如民間俚語的名字,原來也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淵源和人文內涵呢。

藿香,《中國植物志》第65(2)卷 唇形科,藿香屬,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米左右,四棱形,葉心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冠淡紫藍色。各地廣泛分布,全草入藥。

藿香,辛、甘,微溫,氣濃味薄,浮而升,陽也,是芳香化濕中藥,為醒脾快胃、振動清陽之妙品,收載于歷代本草中。辛溫入肺以調氣,甘溫入脾胃以和中,故入發表藥則快氣,入補脾藥則益氣,入順氣藥則理肺滯,有清上治中之功。其勝濕辟穢,祛暑解表,治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又芳香之氣助脾胃,能和胃止嘔,進飲食;飲酒口臭,煎湯漱口。因此,藿香為暑濕時令之當行要藥。

藿香健脾益氣,為藥食兩用植物,夏日用藿香煮粥、做魚或泡茶,可常充蔬膳茶飲。

《本草綱目》載方:
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
香口去臭∶藿香洗凈,煎湯,時時噙漱。


藿香.jpg

4
藿字草頭,草野之中,與廟堂富貴云泥之遠,正如古人謂上流與下民分別為“肉食者”、“藿食者”,然而其于榛莽皋澤之中,其實亦不乏風格與雅趣。

藿香五、 六月采莖葉,曬干乃芬香。古人用藿香和了其他香料充香囊,制口脂,熏衣被,起居行坐,衣袂香影,自是一番風流雅致?!赌现莓愇镏尽吩疲恨较恪芍路?,用充香草;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記錄有“六味熏衣香方”,六味香藥是沉香、麝香、蘇合香、白膠香、丁香、藿香。曾見古人一簡便的熏衣法,其衣香方:
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各一兩,丁香二兩;
用法:上細銼,如米粒,微搗,以絹袋盛之置衣篋中。

實際古人熏衣染香是一個十分講究的斯文活計,唐代詩人元稹《白衣裳》中有“藕絲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陸游有詩“風生團扇清無暑,衣覆熏籠潤有香”……遙想古人熏衣染得十日香的風雅與閑適,誰說藿香只是“藿食者”草根小民的一味爨下野蔌呢?

藿香葉.jpg

然而,作為一種“葉子似豆葉”的尋常野草,霍香,或者說,五香菜,古往今來,貌似少能入得詩人畫家青眼,只是這草畢竟入書,入藥,入饌,于野逸之中,亦入世頗深,且與我有半世之緣,亦動我詩興——

藿香生小園,青青映日初,
湛湛垂鮮露,熠熠芳澤攄。
凱風自南來,奄映葉扶疏,
動搖發清芬,四布香茀茀。
采之為藥草,辟穢佑溽伏,
采之如廚下,好味薦盤茹;
采之用蕓簽,馨香驅蠹書,
采之充錦囊,聞香識伊無?
嗟爾寂寂草,雨旸任溝瀆,
偶蒙村人識,汲汲侍庭除。
一身備五香,曾不輸蘭薷,
愔愔常澆灌,四時蒔吾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12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1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37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75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4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99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1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8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89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3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三)除濕利水茶 324.荷葉茶 原料:荷葉10g、綠茶3g、冰糖12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
    子會說閱讀 1,981評論 0 0
  • 第七章 吳普、陸璣、朱熹和李時珍的澤蘭論考辨 原創 2018-04-06 李正宣 漢字正解 (這篇文章是筆者《先秦...
    蓉城泰伯閱讀 837評論 0 0
  • 第七章 吳普、陸璣、朱熹和李時珍的澤蘭論考辨 原創 2018-04-06 李正宣 漢字正解 (這篇文章是筆者《先秦...
    蓉城泰伯閱讀 1,175評論 0 0
  • 母親躺在床上,手拿藍色手帕捂著嘴,整個人隨著一聲聲咳嗽,顫抖不已。屋內昏暗,熊大跪在床頭,握著母親的手,眼含淚花說...
    大熊_50cf閱讀 815評論 0 0
  • #本文參加‘青春’大賽,本人保證本文為本人原創,如有問題則與主辦方無關,自愿放棄評優評獎資格# 群星在何處,...
    弒殤_若菱閱讀 37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