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張先生不知道為什么瘋狂迷戀上了“開心消消樂”,有時我猜測是否他的壓力過大,他想借此解壓還是這款游戲確實具有上癮功能。不管怎么,這件事很困擾我。因為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游戲上面,對我和孩子的關注變得少了很多。
于是,我想找個時間好好和他聊一聊玩游戲的壞處。
一開始,我是這么說服他的。
“這款游戲已經讓你浪費了很多的時間了,你以后別再玩了。”
“你能不能關掉這個游戲?我看到你在玩就煩。”
“請把這個游戲下載,以后不準再玩了。”
“你再不卸載游戲或者繼續玩,我覺得這款游戲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感情了。”
但是,無論我怎么說服他,都是無效的。卸載了然后再下載;影響感情?他知道可能還沒有那么嚴重,有恃無恐。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一個說服他放下游戲陪伴家人的好辦法。
那就是:放下我自己的嘮叨,然后讓兩歲的女兒去勸說他,勸說的話術是女兒不間斷的重復一句話:“爸爸,陪我玩一會吧,別玩手機了。”女兒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小眼神望著爸爸,并且略帶撒嬌的口氣。
就這樣,他的爸爸立刻放下手機,開心地和孩子做起游戲來。
2.
你的終極說服目標是:改變他人的行為。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DDB(恒美廣告)首席戰略官及全球品牌策劃總監,美國西北大學大眾傳播學教授吉姆?柯明斯在他的這本《蜥蜴腦法則》中這么告訴我們。
的確如此,愛玩手機的爸爸放下手機陪伴孩子。不管他的內心態度如何,他放下手機的行為已經決定了他認為陪伴孩子比玩手機更重要的事實。
那么為什么我一開始的所有說服都是無效的,孩子的說服就立刻產生效果了呢。
吉姆?柯明斯教授在他的《蜥蜴腦法則》這本書中明確地告訴了我答案。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迷茫,并不知道什么是蜥蜴腦。直到看到作者的介紹才恍然大悟,原來蜥蜴腦對我們的影響那么大。
我們人類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自動式思維系統——無意識的思維方式
反射式思維系統——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他們的區別如下
反射性思維系統與自動式思維系統的對比
我們的自動式無意識思維系統起源于古老的大腦構造,人類、蜥蜴以及所有的脊椎動物都具備這一大腦構造。他們有著“追尋快樂,避免痛苦”的一致的基本功能。而自動式思維系統正式理查德·塞勒和卡斯·桑斯坦所說的“內在的蜥蜴”。
而如何應對人們內在的蜥蜴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夠成功說服他人的關鍵。
我們很多人認為自己的決定大多來自于理性思維,這樣才能讓自己在生活中避免更多的錯誤決定。然而,科學家通過多方實驗證明,很多時候我們的無意識的思維方式更能決定我們的選擇。即使是在重大決定上,有時候無意識思維也會偶爾蹦出來插一腳來影響一下我們的最終決策。
那么
如何才能在說服中取得成功?
如何才能影響到別人的決定?
吉姆?柯明斯教授在他的《蜥蜴腦法則》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要和內在的蜥蜴也就是我們的自動式思維系統打交道需要運用七個說服秘訣:
?說蜥蜴的語言。我們的無意識思維方式自有其交流方式,它的語言有自己的語法規則和風格。
蜥蜴的語言有其基本的語法規則和風格。
●心智顯著性:最容易被大腦想起的事物最受自動式思維系統關注,對它而言也最為重要。
這一點在廣告營銷中尤為明顯。前一段時間我想要買手機,挑選手機的過程中,我的腦子里面不斷跳出來的畫面就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這樣的廣告畫面。如果是我自己買也許就會買了哪一款,因為后來我先生幫我選好了,我看著也不錯,我的無意識思維就又發生改變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心智顯著性在日常做決策中的重要性。
●聯想:
●行為
●感覺
●他人偏好
?將行為而非態度作為說服目標。改變他人的行為比改變其感覺更容易。
改變他人的行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變他的環境,這就是為什么在超市的結賬口會陳列著各種五顏六色的口香糖。很多時候人們走到結賬口的時候,眼睛瞄一下,手抬一下,就會不帶任何思索地帶走一盒。超市中的所有陳列都是針對顧客的行為導向做的。正確的陳列對銷售額會有明顯的提升。
?不要改變他人的愿望,幫他們實現。當你告訴別人如何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時,說服才會有效果。
?不要詢問,去發掘。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你可以找出他們想要什么。
人們的口頭需求很多時候并不是他們真正的需求,要具備洞察他人真正需求的能力,去慢慢挖掘他們的愿望,而不要一味地詢問,這樣,很容易會被他人無意識的謊言帶入歧途。
?關注感覺。羅列事實無助于改變人們的感性決定。
?借助期待感來提升實際體驗。人們對某種經歷的期待能改變其實際體驗。
?增加點藝術性。藝術能讓無意識思維成為你的盟友。
直白的話語沒有多少人喜歡聽,去看看那些著名的主持人或者是知名的脫口秀吧,很多時候加點藝術性的溝通會讓我們更加具有魅力,也更具有說服力。
3.
說服玩手機的爸爸放下手機陪伴家人
回歸到開頭的“如何說服愛玩手機的爸爸放下手機”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都運用到了《蜥蜴腦法則》中提到的秘訣。
用蜥蜴的語言:女兒撒嬌地(溝通藝術性)說“爸爸陪我玩會吧,別玩手機了”。
爸爸聯想到如果不放下手機,女兒會非常傷心,自己會成為不好的爸爸。
不管爸爸認不認為玩游戲是不對的,但是最終他的行為是放下手機陪伴家人。
由女兒來說服,增加了感情,爸爸會更加重視這個父女之間的美好狀態。
不詢問去挖掘,不管爸爸是出于什么原因玩的游戲,總歸他的需求就是如果有好的事情可以打發這無聊的時間就好了。
以上種種,幾乎都是《蜥蜴腦法則》教給我的說服技巧。
他們簡單實用,你要不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