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 西藏地理丨吉隆,成為自駕尼泊爾的唯一口岸

文 樂荊釵 丨 圖 網絡

吉隆口岸,是中尼邊境貿易的通道,位于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吉隆鎮熱索村境內(從吉隆鎮駐地到熱索村25公里),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吉隆藏布下游河谷即著名的景區吉隆溝。這里是216國道(新藏公路二線)的終點,與樟木口岸隔山為鄰。

吉隆口岸距尼泊爾腹心發達地帶較近,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85公里。由于去年樟木口岸地震,尚在恢復建設中。吉隆口岸成為了中尼自駕通行的唯一口岸。

環境

熱索村,這里的峽谷明顯變窄,兩側山峰更顯陡峭險峻,山崖上飛瀑跌宕,山谷中濤聲隆隆、云霧升騰,山路邊毛竹叢生、古樹參天、藤蘿纏繞。西藏長葉松、喜瑪拉雅云 杉、紅豆杉等珍稀樹木隨處可見,高大的杜鵑樹點綴其中。

每年三到五月份,一團團火紅的杜鵑花掛滿枝頭,把滿世界的青山碧水裝扮得更加靚麗迷人。隨著海拔的 下降,氣候越來越濕潤炎熱,植被越來越繁茂,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經常能看到成群的長尾葉猴在叢林中攀爬跳躍,有時甚至能看到狼或金錢豹在公路上驚慌奔跑。一路自駕猶如行駛在動植物王國中穿行。

界河

熱索村,這里的邊境是以河道中心為界,村南兩河交匯處的河畔上,矗立著我國的第48號界碑。東林藏布河上,間距不過五十米的三座橋梁橫跨兩岸,橋下波浪滾滾、濤聲如雷。

靠上游的是一座鋼索木質吊橋,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現在已經廢棄,殘存的鋼索和黑色的木方在河谷上空隨風飄搖;中間是一座鋼索鐵橋板鐵護網的鋼鐵吊橋,是現在兩岸邊民往來的主要通道;下游是正在建設中的堅固寬闊的公路橋, 是中尼兩國開展進出口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三座橋梁代表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成為中尼友好往來的重要見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