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到微信群里討論的一個話題,感冒了到底該不該請假?
有人在群里抱怨:“我有一位同事就愛偷懶,感冒就請假。我感冒從來不請假,都是帶病上班?!?/p>
也有人說:“感冒了就該請假,要不然把病毒都傳染給了辦公室的同事。再說,生病了工作效率也不高。還不如在家好好休息。”
我以前也覺得感冒是個小問題,何必大驚小怪,還要請假。因為從小就被教育,“帶病工作”,“帶病上學”是一件勇敢的事,是敬業的體現。
現實中,確實很多人,即使生病了也會強忍著,去公司上班。有些老板也會鼓勵帶病上班這樣的行為。
其實,帶病上班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帶病上班,一方面,會把病菌帶給其他同事,會把傳染給其他同事,另一方面,上班效率也不高,反而會加重病情。
帶病上班,不應該是敬業的表現,而應該受到批評。生病了,就不應該來到辦公室,就應該好好在家休息。
我記得我剛上班沒多久就感冒了,那時候我的思想里還是“帶病上班”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即使感冒,還是去公司上班。
當我咳嗽打噴嚏時,同事們都會躲著我。有一位同事對我說:“生病了就不要來公司上班。感冒很容易傳染的。”我才意識到,生病去上班,是一種不太合適的行為。
去美國出差時,恰好部門一位同事也感冒了。我們的關系很好,她之前一直在期盼著我出差,這樣我們就可以見面了。
可惜,等我到了美國,她卻生病了。整整一個星期,她都是在家辦公,沒有來辦公室。雖然她很想見我,我也很想見她,因為她身體不適,直到我離開美國,也沒有與她見上一面。
我在想,換成是兩位中國人,盡管生著病,也會強撐著身體,來公司上班,或者至少會來見一面。
以前,我身體不適的時候,也不好意思請假,強撐著身體上班。現在,我意識到,身體不適的時候,是不應該強撐的,就應該好好休息。
2
我們的父母一輩,這種強撐著的行為就更明顯了。生病了不愿意去醫院,覺得抗一抗就過去了。更不用說定期做體檢了。我每次勸父母去醫院體檢,他們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
近幾年,農村有免費體檢。盡管是免費的,大家都不重視,覺得體檢耽誤了干活或打工,都舍不得請一天假去體檢。真正去參加體檢的人并不多。
他們實在是疼痛難忍了,才會去醫院看病。很多時候,疾病發現時,已經到了晚期,醫生也回天乏力了。
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總是會盲目的自信,覺得糟糕的情況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像之前刷爆朋友圈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記錄了老丈人從患上感冒不以為然,到入院就醫,之后輾轉五所醫院,住進ICU,最后不治身亡的全過程,也就二十幾天的時間。
甚至有些人,即使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病入膏肓了,還是不愿意善待自己的身體。有位朋友的爸爸肝癌晚期,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間,還是不愿意聽從家人的勸阻,一意孤行地繼續喝酒。
當我聽到朋友講述時,覺得非常的無奈。當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時,別人又有什么辦法呢?
3
有些時候,我們會逞強,甚至是拿自己的生命逞強。
《花兒與遠方》這部電視劇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電視劇中患有心臟病的大鳳嫁給了趙勤儉,醫生嚴肅地跟大鳳和趙勤儉說過,大鳳有心臟病,不能懷孕。大鳳看著別的姐妹們都有了孩子,連二曼都領養了一個孩子。她特別想給趙勤儉生一個孩子。
無意之間,她懷孕了,趙勤儉立馬帶著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讓大鳳做人流,要不然大人和孩子都會有生病危險。大鳳不肯,不管趙勤儉怎么勸,她都不肯打掉孩子,她說:“俺就是想給你生個孩子,哪怕搭上俺的命?!薄澳闶寝植贿^俺的?!壁w勤儉的確是拗不過大鳳,大鳳冒著生命危險懷著孩子。
離預產期還有好幾天,趙勤儉急急忙忙地來到棉花地,說大鳳要生了。大伙急忙放下棉花,去大鳳家??上В旃膊蛔髅?,原本是萬里晴空,一下子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眾人穿著雨衣,推著獨輪車,給躺在車上的大鳳撐著傘。道路泥濘難走,大伙艱難地把大鳳推到了醫院。
結果,大鳳心臟驟停,去世了。可憐的是,孩子也沒保住。大人和孩子都離開了人世??上Т篪P一心想要給趙勤儉生個孩子,結果不僅把自己的生命搭進去了,孩子也沒有保住。趙勤儉一下子要承受喪妻喪子之痛。
在大鳳執意要生孩子時,其實就埋下了伏筆,大鳳命不久矣,編劇更狠心,在大鳳生孩子時,還來了一場狂風暴雨。
我為大鳳感到深深的惋惜,就這樣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會逞強,甚至會拿著自己的生命逞強。我一定要做什么事。不管自己身體狀況是怎樣的。
4
另外,我們相對來說,也缺乏鍛煉的意識。雖然最近幾年,開始流行健身,但健身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雖然我在寫這篇文章,我和花生其實也都沒有健身的習慣。
在國外,健身是非常普遍的行為,健身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之一。我的同事們基本上每周都有固定的健身時間。一位同事50多歲,每周三天去健身房健身。開會時如果到了下午的五點,他就說自己要去健身了,需要結束會議。
一位去美國留學后留在美國工作的女同事,在國內時,也沒有健身的習慣,到了國外,也養成了健身的習慣,每周下了班固定幾天去健身房。因此,我的那些同事,雖然已經50多歲,60多歲了,但身體狀態很好,精神抖擻、活力充沛,一點都不像五六十的老頭老太太。
雖然,我們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知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但在平時,還是不太注重鍛煉和健康。鍛煉,應該融入到生活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身體雖然只是一具皮囊,但如果不善待這句皮囊,你的靈魂又如何依附呢?就像那句粟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身體和靈魂的關系就像皮和毛的關系。
我們要堅強,但不要逞強,尤其不要拿自己的身體來逞強。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這樣才可以活到九十九。
這篇文章也是寫給我自己的,一起共勉吧。
- THE END -
弘丹的新書《時間的格局:讓每一分鐘為未來增值》當當熱賣中,如果喜歡弘丹的文章,歡迎點擊鏈接購買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