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一度特別喜歡看心靈雞湯,濃濃的每碗都是那樣的香甜,撫慰我心靈上的饑渴。可是曾幾何時,這些催人奮進,發人深省的雞湯,喝著喝著,慢慢的就變味兒了,甚至于有的時候,它會讓我感到如果我不成功不賺錢,那就是個徹底的loser!
這碗湯,竟然莫名的餿了!
杰克坎菲爾德這位美國人或許也想不到有一天,他的100個催人奮進,發現生活美好的勵志小故事,隨著時代的進步,竟然變成了人們要么焦慮要么佛系的根源。
是他的雞湯有問題嗎?當然不是,雞湯依舊香濃,只不過是被我們后世人放了太多佐料,以至于現在變得面目全非。
現在打開一篇公眾號文章,映入眼簾的都是中年人要有危機感;90后都身價多少多少億了,而你卻身無分文;人生不成功不賺錢,還有意義嗎諸如此類各種販賣焦慮的文章,我很不喜歡,我們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如果輕易的下結論,是否反倒說明,我們的格局之小,不能包容世間萬物。你覺得賺錢了就是成功,可能人家認為,成功就是完成馬拉松,挑戰自我;成功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精進專業;成功就是我幫助了很多人,誠實友善。成功就是我的寶寶健康成長,快快樂樂。
有一陣子我自己做成長類文章的篩選,一個星期下來真的就不想再做,因為內容的單一枯燥,都是什么你要努力啊,你要上進啊,不然時代拋棄你連句話都不會說之類。大家都是成年人,這些道理難道不懂嗎?難道我賺錢不多就要否定自己嗎?如果真的想做這方面的內容,多寫一些工作的方法,思維的養成,格局的培養等等技術性的指導文章,意義豈不是更大?
我關注的公眾號,少說也有幾十個,刪了加,加了刪,但唯有兩個從來都是置頂,每晚必讀,一個系統講我們工作中出現的困擾,技術和心理上的都有,或者喜歡講工作的方法,或者把他人的職場經驗拿來和大家分享,另一個專門針對體制內的工作如何開展以及人際關系的相處之道進行深耕。這種雞湯文,我們歡迎來不及,怎么會拒絕?!
餿雞湯真的害人!我有一個群,天南海北的姑娘們都有,大家平時就是聊聊衣服啊、八卦啊、養生啊什么的,某天我看到一個姑娘在里面哭訴,自己怎么總是遇到渣男。另外一個佛系的說,不要總說自己遇到渣男,那樣別人反而會覺得你無腦,成年人不要期望別人的同情,因為會失去更多,男人靠女人孕育balabala。
不是說她講的不對,只是我覺得,我們不知道那位姑娘的具體情況,不知道她經歷了什么,或許,真的不應該這么佛,而且,孕育自己就已經很忙了,明明碰到一個不怎么樣的男人或者女人,不及時止損,反而選擇圣母心泛濫去感化他/她,這點時間提升自己不好嗎?我當時特別想問這位佛系女子,圣母餿雞湯喝多了嗎,為什么這么喜歡去“度化”他人?一個受了傷害的姑娘,就因為你的教導,她就要覺得自己蠢笨,活該遇人不淑嗎?
這樣的湯寧愿不喝!
心靈雞湯是“充滿知識與感情的話語”,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
隨便摘抄一些,比如:
我們都是烏龜,背負著責任和夢想,也曾怨憤,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它們成了你唯一不離不棄的依靠。告訴我們既要背負責任,還要懷揣夢想勇于向前。
有些狀態,一生中大概就一次,不如把它發揮到極致。告訴我們機會很少,抓住它就要努力到不留余力。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個哆啦A夢,只是你渾然不知。生活中沒有謊言機讓我們失而復得,失去便是永遠。告訴我們要懂得珍惜。
朋友是結伴而行的魚,不奢求太多,便會快樂許多。告訴我們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這樣的雞湯,它是有溫度的,或能舒緩我們的內心,或能激發我們的斗志。
而不是制造噱頭,或讓我們焦慮無比壓力山大,或讓我們無欲無求佛系度日。
所以,請停止這些餿了的毒雞湯吧!如果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只有一種,那生活該少了多少樂趣;如果我們的生活都要訂上條框,那我們變成機器人該多好。一個人的成長,從來都不是因為要不停的否定自己。
請牢記
沒有你的同意,沒有人可以讓你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