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那是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村子有著分明而過渡柔和的四季,有著不富饒也不貧瘠的土地。村子并不是依山傍水,卻離山或水也說不上太遠。青石板鋪就的官道離村子還有些許距離,但是國家最邊端的消息隨信使或者旅人傳遞到這里,也絕不會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 ? ? ?總而言之,這是個和你想象幾乎絲毫不差的平凡的地方。唯一的不同點是,村子里的人們,講故事。
? ? ? ?從還不會走路說話的小孩子,到記不清自己有多大年紀的老人,村子里的每個人對于故事都有一種特殊的熱忱。在這里,你出生的時候,父母會選一個歷時悠遠的故事當做祝福,講給不住啼哭的你;你剛剛學會奔跑玩耍的時候,故事是引你回家、催你入睡的法寶;你步入學堂后,老師總喜歡把林林總總的知識揉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里;你長大了,故事可以為你吸引欣羨的目光,甚至幫你追到喜歡的那個姑娘;當你感到死亡已離你不遠,你得趕緊備好一個故事,用以詮釋自己的一生。
? ? ? 在這里,善于言辭的人講,木訥不語的人聽。行遍天涯的人帶回有趣的新聞,足不出戶的人將有限的素材修飾得圓轉純熟。在這里,一朵花一葉草有故事,村子里那座老祠堂有故事,遠處的那座山峰有故事,故事滋長在新春剛播種的稻田里,故事歡騰在冬夜爆出火星的木柴上。
? ? ? 就在這么一個故事構筑起的小村子里,有些人開始出于各種原因走出村子,憑著一張嘴和記憶里滿滿的故事討生活。他們要么是自信能夠講出最精彩的故事,于是懷著揚名立業的渴望走向更繁榮的城池;要么是為了未曾聽說過的故事而踏上遠行的路途,順便用已有的故事換取路上的開銷;要么是厭倦了村中平凡簡樸的生活,于是收拾起從小到大的積累離去。反正,這村子里流傳的故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獨一無二。只要你不至于連話都說不清,出了村子來到隨便哪個地方擺開架勢,都不用擔心會少了聽眾不息的喝彩,和塞到你手中的銅錢。
? ? ? 久而久之,這群以故事為生的人得了一個名號,叫做故事匠人。倒也不錯,他們從四處網羅素材,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改編潤飾,再用別人模仿不出的語調聲音節奏講出,這整個的過程正如一件藝術品被加工打磨終至成型。盡管有時故事匠人們的故事里會滲透著濃濃的泥土和青草的氣息,可他們大多數都堅信,講故事是門藝術,是門高貴無匹的藝術。
? ? ? 而在遍布這個國家的眾多故事匠人里,有那么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似乎是為故事而生的。他極喜歡聆聽故事,又記憶超群。他有一副悅耳又變化萬千的好嗓子,講起故事來能讓你情不自禁地跟隨他的思路前行。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已經將村子里所有故事好手的絕活演繹得出神入化。于是,他收拾起行囊,誓要做一個故事匠人走遍天涯。他要學會講述這世界上所有的故事。所有的。
? ? ? 當時的世界,其實也就是當時的國家,因為他翻不過雪山、渡不過大海。而這國家的版圖上散布的城池村鎮,其實也廖若星辰。所以,盡管他只有一雙腳,可周游“世界”,也并不是什么太遙不可及的夢想。
? ? ? 從后世看來,他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所有故事匠人里最具天賦的一個,于是也就不奇怪他還沒有走完旅途的一半,名字就已經風靡全國。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不辭辛勞地搜集未曾聽說過的故事,再順便找個茶館或是廣場講上一兩個時辰的故事,所賺得的就足夠充作他前往下一個聚落的路費。盡管,結局經常是已經搜羅完故事的他在居民的盛情邀請之下,又不得不講上一周或是更久的故事。作為一個故事匠人,他還有一條奇特的規矩——只要你能講給他一個他未曾耳聞的故事,題材不限,他便免費為你連講三個作為奉還,保證精彩。
? ? ? 而當他走過了自己周游世界旅途的最后一站,準備返回家鄉時,騎著快馬的錦衣使者終于趕上了他。使者所傳達的是這個國家的王的旨意,王請求他立刻前往王城,成為御用的故事匠人。
? ? ? 人們都說,他同意成為御用故事匠人,不是為了錦衣玉食,因為幾乎半個王國的人都情愿傾家蕩產去聽得他口吐蓮花般的講述;他同意成為御用故事匠人,不是為了王城周圍散落的故事,畢竟他已經來到過這里,而提到發掘故事的嗅覺誰又敢與最杰出的故事匠人相比;他同意止步在返回故鄉的路上前往王城,其實是為了王城皇宮里浩如煙海的藏書,和王手下那一個個見多識廣的飽學之士。
? ? ? 他成為御用故事匠人的時候,他已走遍世界,而兩鬢也已染霜。他那條奇特的規矩還在,只不過現在的價碼已經變成了,一個他所不知的故事,換三十個他的故事,保證精彩。
? ? ? 來到王城的時候,他講故事的水平已經幾近登峰造極。周游世界所收獲到的故事和見聞被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加工潤色,他幾乎能隨心所欲地調動聽眾的情緒。僅僅用一個故事,他可以讓愁眉不展的你開懷大笑,可以讓暴跳如雷的你心平氣順,可以讓響晴白日下的你脊背發寒,可以讓自詡鐵石心腸的你潸然淚下(當然,他并不敢經常對王用這招)。在王厭倦了進貢上來的最新奇的玩物時,他的故事是取悅王的最好方法;在將軍得勝回朝的慶功宴上,他的故事比舞女佳釀還能炒熱聚會的氣氛;在王為了一個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的故事中夾帶著哲理與禪思可以令王恍然大悟。總而言之,身為御用故事匠人的他備受王的寵幸,而因為王得以更加精神煥發地治理國家,民眾對這位故事匠人也是愈發贊美。
? ? ? 作為回報,皇城的圖書館隨時為他敞開,王的學者們被允許向他傳授一切知識秘聞,錦衣快馬的使者們奔馳于全國,為他帶來最新最及時的故事素材。然而,他對于王族最先進的煉金術配方卻并不感興趣,最多打聽兩句王族的煉金術師們有什么軼事。除了為王講述故事、為王公大臣群集的宴會助興、循循善誘教導年幼的王子,他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翻閱典藏的書籍以尋找故事上。那群學者?自從他確定他已經從他們身上榨不出任何故事,他們間的交流就僅限于碰面時打個招呼了。?
? ? ? 然而,在王城住了十年以后,御用故事匠人在一個夜晚悄悄策馬馳離了王城,不顧王的挽留、不取分毫財寶、不要御賜的名號。
? ? ? 人們又都說,他已經學會講全天下所有的故事。
? ? ? 其實人們說的也沒錯,只不過事實要從另一個方面理解。那就是,他再也找不到新的故事了。
? ? ? 白發蒼蒼的故事匠人回到了他聽到一個故事的地方,發掘不出任何新故事的王城對他來說和廢墟沒什么兩樣。他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故鄉的小村子上,可他失望地發現人們講的還是六七十年前他離去時的故事,或者競相模仿著他的經典之作。他在村子里偶爾能聽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可是終究逃不出他的意料之中。公主在十八歲生日遇見鄰國王子的一百零四種結局,或是天上一顆并不太起眼星星的名字的十七種來源,都妥妥地鑲嵌在他的記憶里呢。
? ? ? 王在意識到故事匠人已經不可能回到王城后,惋惜之余依然開恩,命令錦衣快馬的使者遍布全國為故事匠人搜集素材。可是故事匠人發現,這個國家的奇談怪論、愛恨情仇在提煉之后其實也變得了無新意起來。人們在同甘共苦之后都會同室操戈,戀人間必定是要愛恨相互依附著滋長,一座城市在通宵達旦的狂歡之后一定會有化作廢墟的一天。盡管使者為他帶來的消息看上去日新月異,可卻始終逃不出他腦子里已有的那些關于人情世故的固定模式。
? ? ? 他婉拒了王的好意,開始另想辦法,去找一個新的故事。一個就好。
? ? ? 故事匠人在遍歷天下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收過一個弟子,因為他當時正如饑似渴地搜羅新的故事,并沒有空閑去將自己的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傾囊以授給誰。然而此時,找不到新故事的他只好傳出消息,一個他所不知的故事,現在換不回三十個他的故事了,換不回一百個他的故事了,換回的,是他一個月的悉心傳授。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故事匠人的一切,他決不隱瞞。
? ? ? 消息轟動了整個國家,人們紛紛懷著夢想、或是對聲名和金錢的渴望,帶著稀奇古怪的故事趕到小村子,然而沒有一個故事能讓年老的故事匠人的眼中綻放沖光芒。價碼從一個月的傳授提升到三個月,一年,甚至終生,可是他始終沒能如愿。
? ? ? 太久沒有收獲到一個新的故事,讓故事匠人和各色人等交談套話所磨練出的好脾氣變得暴躁、讓他悅耳的嗓音變得粗糲、讓他硬朗的身板變得衰弱。他從沒有想過,從兒時持續到花甲的愿望——習得全天下的故事,在實現之后居然如此地令人痛苦難耐。他甚至厭煩起自己過目不忘的本事,為什么自己還能記住少年時期的那些故事呢?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將遺忘的故事如獲至寶地重新撿起呢?
? ? ? 學會了一切故事的故事匠人,每一個故事卻都成為了身上的負擔。
? ? ? 終于,他感到死亡離自己不遠了。按照村子的慣例,他需要用一個故事來講述自己的一生。終于得以講述一個新故事的他,此時又不知如何講起了。他腦子里閃過了不知多少種開頭,卻發現結局是一成不變的困惑失望,以及永遠的沉默。
? ? ? 直到死去,最能講故事的故事匠人也沒能講出自己的故事。
? ? ? 盡管村子有個規矩是沒能為自己留下一個故事的人,可以有人幫他補上一個故事以概括他的一生。但是村子里的人們都懾于他生前的顯赫名聲,不敢班門弄斧。于是,他的墓碑成為村子里唯一的一個,只有姓名而無故事的。
? ? ? 在不長也不短的以后,故事匠人逐漸變成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卻不再有太多人能說出關于他的故事的所以然來。只有少數人還能講這么一個故事,“有那么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似乎是為故事而生的。他極喜歡聆聽故事,又記憶超群。他有一副悅耳又變化萬千的好嗓子,講起故事來能讓你情不自禁地跟隨他的思路前行……”
? ? ? 這故事不算太精彩,不算太引人注目。杯盤狼藉的宴會上不會講到它,孩子睡前的最后一個故事不會講到它,后世的故事匠人們聚在一起用拿手好戲一分高下的時候,也不會講到它。
版權聲明:
以上文章為本人(簡書ID:某條街)原創,版權屬于本人所有。
除簡書網依用戶協議使用外,任何媒體、單位或個人以轉載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文章,即視為同意按以下辦法向本人支付報酬:
1、對法定許可的,依《報刊轉載、摘編法定許可付酬標準暫行規定》的標準向本人支付報酬。
2、對信息網絡傳播等非法定許可的情形,應保留文章全文、本人簡書ID、出處鏈接及本聲明全文。并按100元/次的標準向本人支付報酬。轉載人支付報酬后,即取得本人同意轉載的許可。
3、本人的支付寶賬號為:843226818@qq.com
4、需要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的,除法律和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應取得本人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