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首先提示了大家注意力總量是有限的,它是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一個人把注意力投入到瑣碎事情當中的時候,那必然在重要的事情上花費的精力就會少一些。而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那些應該去做的事情,比如說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為了更好的成長而學習的其它技能,這些才是投入精力的主要方面。
文章同時提醒大家,把第一季的留言和感想整理一下,看看自己都有過什么樣的留言?有過什么樣的感想?聽過什么樣的道理?而自己在踐行的比較好的又是哪些?又有哪些沒有及時地踐行?對自己的學習做一個階段性的整理,這樣才能清楚自己究竟學了什么?又掌握了什么?當一些認知已經根深蒂固地扎進自己的頭腦后,它將成為今后學習的堅實基礎。
文章中老師給了一個建議:每天要花一定的時間去打磨自己的技能,一年的時間就會收到顯著的效果。老師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有許多人都是在踐行的路上走著走著就換了方向,或者是轉變想法,最起碼的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堅持住,所以收不到效果是很正常的。
一位戰友的留言引人深思,他說:別人欠你的東西沒有還,或者是單位拖欠你的工資,這些會讓你念念不忘,在今后一兩年都會記得,時不時想起來就說一番。可是對于自己制定的個人學習計劃,常常是不了了之,時間長也就忘了,但是你不會找自己去要這份效果。其實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面對自己的時候,容易妥協。沒有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列的個人計劃。其實個人計劃對于每個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可以通過計劃和完成程度促能夠進個人的成長,可是我們經常就是計劃列好,做著做著就沒以后了......我就是這樣,當時的計劃是6月份開始看一些影視劇視頻,做跟讀,但是一直到7月底了,依然沒有做。理智上認知不夠,導致出現這樣的結果。
還有一位戰友,他說 自己在得到上訂閱了十個專欄,他非常想學這些東西,但是真正投入學習的也就五個----我和他的境遇相同,我在得到也是訂閱了好多專欄,但是有的東西到現在還在一直拖延著,沒有學習。
老師在文章中說不要對自己太苛責。我的理解是:老師說的不要苛責,是不要因為這部分的情緒影響到從現在開始的以后的學習,因為苛責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那種自我心理暗示比較消極,會降低學習效果。這些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還有一個情況,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為什么沒有學習下去的原因?是和自己的時間分配有關?還是和自己的動力有關?或者是和自己的學習專攻方面有關?執行力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像我現在就是把最多的精力投入到英語上,每天背單詞,天天用英語的閱讀內容,還有朗讀群,然后還有我自己原來參加的一個微信課的學習,這些學習就占用了很大的精力,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先把必須做的完成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再完成這些學習內容后,再添加其它的自己想學的內容,這樣持續的學習之后,學習能力必然會提高,學習面也會擴大,就會形成一個正確的良性的循環。所以我總結發現,自己精力有限,能力不足,--即使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學習,能力不足依然是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導致訂閱的一些專欄無法學習。我要認清這個現實,能力不足的同時,執行力也會弱,只有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才可以從容不迫。學習能力的提高,依然要從執行力著手。
而我應該做的就是:從理智方面去接納它,不斷地用概念的形式去接受它。這周的學習內容是執行力----執行力,就是一個人清楚地知道要怎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放到我自身的實例上來說就是:對于財富課的學習,每天我會朗讀一遍文章內容,然后再閱讀兩遍,寫筆記,寫留言,今天我又增加一項新步驟,就是以口述的方式表達閱讀后的感想,最后在電腦上的有道云筆記里的把它整理為留言內容。這樣會節約一些時間,同時也鍛煉了自我的表述能力。這個想法的產生緣于昨天在007寫作群里看到的戰友的分享。她說她用訊飛語音做口述,然后整理成筆記。這件事情啟迪自己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做,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所以把它加入到今天的學習中。
我對于執行力的理解是:當聽到,看到一些好的方法時,立即上手使用。前文中提到的語音說文,整理成文章,這是我今后要堅持做下去的一項內容。
自從學習財富課后,我非常篤信的一條就是:任何一種技能,任何一種事物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去掌握。就像文中所說,每天在相應的時間去打磨一項技能,一年后肯定效果顯著。像我覺得自己的理解力還有待提高,那我就從今天開始多讀多聽多說,在我堅持了一年以后,也就是第二季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相信自己的理解力,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的理解力應該是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到了那個時候,我就會有更高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了。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我愿意為它付出時間,付出精力的事情。
在上周末的時候,我就想要趁著第一季的最后一周,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寫一下我在學習財富課這小半年的收獲和改變。這個事情今天就要做。
今天的閱讀收獲是:世上沒有聽一遍就管用的道理。踐行才是可以幫自己把概念轉化成認知的唯一途徑。
想到, 說到, 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