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起來,已經2018了。
不管多么的想回到2017,已經變成不可能的事實了。
既然不能回去,那么就好好的感受2018吧。
商人一般都喜歡2018這個年份,因為這個數字聽上去吉利,2018,注定要發。
不知是不是我太沒骨氣?
我是沒想過要發,一家人都能夠在一起,順便賺點小錢,能夠維持生活,日子上過得去,這樣就挺好了。
發財是個長期積累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像有個選擇題:
A,你可以獲得一百萬美金;
B,你有一半的概率獲得一億美金,另一半的概率是什么也得不到。
你會選擇哪個?
保守的人都會選擇A,多好,輕松一選,就獲得了一百萬美金。
有一個關于這個題目的新的回答:唯一的正確的答案是B。
為什么是B呢?
如果你獲得了這個機會,那么你可以把這個機會拿到風險資本公司評估,和私人投資銀行對接,50%的獲益率,按照市場,價值五千萬美金,那么你可以打個對折賣給他們,這樣你就可以獲得兩千五百萬美金,再不濟,就算打個一折,那也是五百萬,那也比一百萬要多很多。
這是按照經濟學思維來回答的答案。
按照倫理道德呢,你不可能坐在家里躺著就能獲得一百萬美金的機會,即便是你父母的遺產繼承,那也得你首先做到孝順,不得父母意,你也獲不得這個繼承的機會。
說個2018年的變化吧。
昨天晚上,也就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跨年夜廠里小聚,小舅他們在廠里燒烤,自己搭架子做的,打電話喊我們過去。
要是擱以前,我應該就屁顛屁顛的跑過去了。
但是呢,一方面,下午的時候,朋友他們說要我一起討論討論天貓店鋪的問題,我當時在和裝飾公司的設計師談方案,沒來得及,所以回來之后,想先緊著工作,雖然這個推遲個一晚上或者半天的也可以,但是我還是沒有狠下心來去吃燒烤。
這也算成長的一方面吧。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有限的時間內,決定了你不可能同時做很多事情,同時也就決定了我們只能做我們當下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店鋪處理好后,眼看著快到2018了,打開手機,看了看優酷播放的跨年演講,在里面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公式:
人生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復動作的二次方
初看,很經典,尤其是那個二次方,更經典。
但細想一下呢,這個和工作一萬小時定律,沒啥區別,大同小異。
我是怎么理解這個公式的呢?
一個人,如果想做點事,那么一定得有個特殊的技能,有這個技能還不行,還得反反復復的去做,去實踐,反復的次數是多少呢?大量的二次方,大量已經算很大了,再來個二次方,嗯,就需要反復這么多次。
為啥需要是特殊技能?
舉個例子,在路邊賣煎餅的大媽,可以說每天烙煎餅烙了大半輩子了,烙了不知道多少的煎餅,但她們還只是一個賣煎餅的,即便她們月收入可能也是過萬的。
在此并無譏諷她們的意思,只是舉個例子,我們以后可能還沒有她們收入高呢?!
想表達啥呢?
現在的我們,想做出點東西還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可能了。
你有這個核心技能嗎?
你能確定你的核心技能,真的核心嗎?
你能保證做到那么多次的反復嗎?
所以說,每天的時間真的是太寶貴了。
2018接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黃金萬兩。
逼迫著我們只能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而且還是抓緊做,立刻做。
2018,我對自己說聲,加油。
(完)
365無戒大叔瘋狂極限挑戰營第七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