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8課的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能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彭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首先彭老師進行復習導入,通過圖片展示,復習第一課時認識的西沙群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特點,同時也復習了上一節課了解的西沙群島的特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 ? ? ? 導入后開始深入學習,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彭老師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這里可以看出來老師備課時預設了學生的回答應該是“魚美、魚多”這個答案。但學生沒回答出來,彭老師就一直提問了好幾個學生,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后來有個學生回答出“主要寫了魚”,老師繼續追問,用一個字概括寫了魚的什么特點?(建議當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時候可以適當引導一下)彭老師繼續問,第四自然段中哪一句話同時表達了魚美和魚多?
? ? ? 出示的課件: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 ? ? 接著彭老師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把體現魚多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體現魚美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彭老師的預設當中應該是這三句話:
1.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3.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 ? ? ? 這個環節的時候,學生的回答是先說了第二句和第三句,而老師的備課里應該是先出現了第一句,因為學生沒有回答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彭老師當時在學生回答完了第二句和第三句之后,直接讓學生坐下,然后繼續提問,直到有學生回答出“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然后開始按照預設教學步驟去抓關鍵詞,理解“成群結隊”并造句,然后通過朗讀指導,個別讀、齊讀等方式去理解、掌握這句話。
? ? ? ? 其實我覺得在這里不必拘泥于學生回答的順序,學生隨機回答出哪一句話時,教師可以直接對那一句話進行點評或者是講解。比如說當有學生先回答出“魚多”的句子,他先畫出來第三句,“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如果學生回答了這一句話,建議彭老師直接對這句話進行引導: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并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 ? ? ? 我認為彭老師這一節課的成功之處:
? ? ? ? 一是教學重點比較突出,它緊緊地圍繞著教學目標“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去設計;對課文進行朗讀指導,以讀促悟,在讀中感悟;指導小練筆,實現了“圍繞中心意思把內容寫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
? ? ? 二是學以致用的部分。這節課彭老師雖然沒有準備學習單,但是在學生理解了中心句、關鍵語句之后,通過練習:看你們能不能快速地找到中心句,出示相關段落,讓學生掌握找中心句這個知識點。
? ? ? ? ? 以下是我認為的不足之處以及改進方法:
? ? ? ? 一是理解“成群結對”這些詞語的時候,建議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詞語。
? ? ? ? 二是本課是三年級的課文,需要我們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孩子們的朗讀能力,在朗讀中理解語句意思。彭老師進行朗讀指導時,評語是:“有那么一點感覺”“感覺你讀得挺好的”,評價語單一,不夠具體,沒有針對性。
? ? ? 三是在講解“魚美”部分時,課件出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教師提問,從哪些方面寫了魚美?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哪些方面”這個問題可能比較大范圍,建議設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比如把這個問題簡單化:出示了句子,提問:“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處紅櫻”描寫了魚的什么?
? ? ? ? 因為前面對中心句以及找中心句的方法都已經學習了,所以學習第五自然段的時候,老師可以直接設問:哪句話可以概括這段話的意思?等學生回答出來是:“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之后,再這樣設計:你們還可以圍繞這個意思試著補充一兩句話嗎?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直指語文要素的落實,最大化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相關實踐。
? ? ? ? 語文課上落實“由讀到寫”,此處彭老師的設計是:“你們能不能也圍繞中心句來寫一段話,選擇一句感興趣的來寫”,接著出示了課后的小練筆四幅圖,這里如果讓我處理教材的話,我可能會給他們搭建一個橋梁,比如說第一幅圖可以出示:這里的魚真多。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補充第二幅圖,可以出示:海底的巖石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___________________。
后面讓他們補充寫幾句話。
? ? ? ? 彭老師這一節課落實了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整個公開課把握了教學重點,也突破了難點。
? ? ? 有小小的建議,整節課的流程很順暢,但整節課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情感沒有到位,有點感覺是很順利地講完了這一節課,但似乎整節課沒有什么高潮的地方,沒有一個波折感。(以后我在上課的時候也要避免這樣的一個情況,雖然整節課不錯,但是因為缺少波折感的話會讓人感覺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