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午后,屋外的冰雪世界冒著寒氣,北風異常凜冽,偶爾望向窗外頭會不自覺地縮到衣領里,然后打個寒戰(zhàn),北方的冬季大底就是這樣的。
好在這個冬日里有那么多暖心的回憶與善意值得留戀,心也跟著柔軟溫暖許多。
微信提示音打破了瞬間的寧靜,隨手拿起手邊的手機,原來信息是婁姐,我多年前的房東。
“陽,你好,在ZS嗎?”
看著手機,心里估算著日子,想來是婁姐家里又打年糕了。
我回了過去:“暫時還在老家里,年后就回了。”
“剛做好的年糕,本想著你們在這邊呢,給你們都準備好了。”
果然是婁姐又照例給我們備足了年糕。
“年糕”這種吃食取其諧音,寓意年年高,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做年糕是ZS本地人多年沿襲的風俗傳統(tǒng)。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本地人家家戶戶都會熱火朝天地打年糕,年糕準備的也很豐腴,基本可以吃到春節(jié)以后。
我們雖不是本地人,但每年也有好多好多年糕可以吃到過農歷新年。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婁姐都惦記著我們,會送來幾十根精心包裝好的年糕給我們一家人吃。
這么多年了,婁姐還像當初剛認識一樣惦念關心著我們,我的心滿滿的感激。
此刻,我坐在一株綠植旁,那一抹抹綠仿佛驅走了冬日里的寒意,陽光瞬間透過玻璃窗灑滿周身,心里盡是往日里婁姐與我們的情分。
這些帶著溫度的回憶經(jīng)久留香,也許正是這些許的點滴關懷,原本平凡的生活也變得異常多情與溫潤。
回憶中那點點滴滴也瞬間涌上心頭,如散漫在夜空的螢火蟲,光潔耀眼,細數(shù)著它們心里的幸福感便會豐盈許多,也告訴自己要懂得感恩,珍惜這種難得的情分。
八年前,我隨軍到ZS,那會部隊房源異常緊張,我們不得不選擇租房子住。當時先生工作繁忙,根本騰不出充裕的時間選房子,于是就隨便租住在了婁姐家里,房子就在部隊邊上,先生上班方便省時。
那會我們剛新婚,先生提前給我解釋,暫時先住著,怕委屈了我。可走進房間那一刻,我就開始在心里思量著如何布置我們的小空間,并未覺得房子如何不堪。
其實當年的小房間不過二三十平米的樣子,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屋子干凈整潔。用心布置一下,便瞬間充滿詩意,現(xiàn)在想來還會覺得異常溫馨。
那間房子其實坐落在一個大院子里,里面住著婁姐家老少三代,整個院子的布局應該和老北京的四合院很像。院子里水泥鋪地,不過并不缺少綠意,隨處可見柚子,橘子,琵琶樹……還有婁姐精心栽種的花花草草。
南方四季如春,整個院子充滿著鳥語花香,生機盎然,更重要的溫暖祥和。
院子里一共四座江南特色的小樓,婁姐的公婆住著一幢,臨近的兩幢是婁姐家和老人的另外一個兒子家,靠里面的一幢住著我們四家租客。
只有我們一家是新租客,其它幾戶都已經(jīng)住了很多年,時至今日,他們仍住在婁姐家。后來聽說有一戶,剛住進去時,孩子還在襁褓之中,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家讀大學去了;還有一戶曾經(jīng)住著兩個雙胞胎男孩子,而今他們早已各自建立了小家庭。
襁褓中的孩子長大了,他們家還是不愿換地方租住,屋子擁擠了,就央著婁姐想辦法在屋子旁邊給他們接造一間小屋子;雙胞胎男孩子各自成家了,婁姐又給他們多造出一間房子,而且都給裝修的有模樣。
他們與婁姐家早已成為了親人一般,即使日子已經(jīng)越過越富足,他們還是不愿意離開去住公寓房,也許是因為那份不舍。
記得剛住進去那會,先生常忙于工作,本來說好的周三和周末回家,也很難保證。初入那個陌生的地方,我從操舊業(yè),繼續(xù)閉門做翻譯,加之對環(huán)境陌生,每天都基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婁姐見我多數(shù)一個人,覺得我孤獨寂寞,常上樓來找我聊天,從沒把我當外人看待。
枇杷熟了,她會摘一盆子送過來,還不忘叮囑我什么時候想吃,自己就去摘,不要拘束。
婁姐家有很多地,她公婆種了很多菜,所以自打住進去,青菜就一直沒斷過。基本每天早上,婁姐都會敲門送來還帶著露珠的新鮮蔬菜,后來怕打擾到我,干脆就放在窗臺上。
婁姐的老公閑的時候喜歡釣魚捕魚,所以逢他釣魚捕魚的日子,小院子里就會異常熱鬧。大家聽見了聲音便全出來湊熱鬧,當然婁姐定會給大家選上幾條帶回去吃。
那一年的夏至,婁姐早早的送來煮好的茶葉蛋和青菜,生在北方的我從來對夏至沒什么特殊情節(jié),然而那天因為婁姐,我的心也隨著夏日豐盈的綠而蕩漾著美美的漣漪,久久未能散去。
尤記得有一天,我病了,很嚴重,住進了醫(yī)院。先生工作一如既往的忙,沒時間照顧我。婁姐得知后,提著各種水果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陪我。出院后,爸爸媽媽來ZS照顧我了,恰逢楊梅豐收,婁姐就安排公婆帶著爸爸去她家的楊梅園摘楊梅,回來教爸爸做楊梅酒。
那些年,那一幕幕溫暖人心的畫面遠不止這些……
在婁姐家住了剛好一年的時候,我們搬到了部隊家屬院兒,從此離開了婁姐家。
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人走茶涼”的感覺,所以心里也暗自傷神,也許走了,和婁姐的關系也便淡了。
可是這樣想,就是我薄情了。
剛搬到公寓房,需要布置屋子,婁姐閑的時候就過來幫我布置采買,還叫來她老公婁哥過來幫忙安裝床和衣柜,一忙就是幾天。
后來,婁姐還是照例時常過來探望我們,送些時令蔬菜,還有婁哥釣的魚……
我生女兒住院保胎,婁姐聽說了,會提著水果等禮物過來探望,臨走還不忘安慰我?guī)拙洌晃疑畠涸诶霞遥4蚵犖沂裁磿r候回去,要去看小姑娘;我?guī)畠喝ニ彝鎯海看味即蟀“b一堆各種吃的給女兒帶回來……
還有就是這年年不落的“年糕”,每年打好都要包裝好拿送過來。出門了,還回頭交代我們,吃完了他們那里還備足了呢。
婁姐,就是這樣一個心里堆滿愛的人,她從不吝惜施與他人無私的溫暖與愛,也許正是周身散發(fā)的善意,使她看起來根本不像已年近五十的中年婦女,而更像一位端莊優(yōu)雅,樸素賢惠的江南女子。
這些看似流水一樣的回憶卻恰恰是躁動生活中最令人疼惜的部分。社會紛繁復雜,人情越發(fā)冷漠,人生當中這一幕幕溫婉且深厚的情誼便越發(fā)值得珍視!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如梭的時光里滿載著婁姐對我們的溫情,這份情分已遠超過情投意合,至好無嫌,而更多的是親人般的朝夕掛念!
(僅以此記錄婁姐多年來對我們一家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