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是不是家書都要以“親愛的爸爸媽媽”開頭,可如果我家里就有這倆人,我這么寫就有點眉下添眉了吧!不過我起筆寫這家書的理由比這開頭更讓人不解,現在有什么事是一條微信、一個電話解決不了的?還要寫信?現在的人總是很復雜,被表白了都先說一句“別逗了”,反而想拒絕的卻說“你是個好人”。所以雖然這是一封信,卻從來沒有寄出去。但我還是把它叫做“家書”,因為每一句都是我想說,卻從來沒想也沒敢說出口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
? ? 父母膝下,叩請康安,敬稟者。
? ? 不得不說,這書信的格式自從小學學了之后從來沒有用上過,只隱約記得,讀過魯迅的一篇家書,套用在此,也不知道犯沒犯這文言俗語的忌諱。不過也無傷大雅,內容才是關鍵,如果字字珠璣,那格式什么的錯了也無妨。
? ? 大抵家書都是長輩寫給兒女,像我這樣往回寫的可不多,不過我猜您二老從來沒想過給我寫封信吧!比較關心我的媽媽,有了啥事都是微信上白話兩句就一個表情包草草結束,更沉悶的爹更是極少主動“關心”我,就像是典型的70后父母一樣,媽媽負責生娃帶娃,爸爸負責貌美如花。我從來沒聽過你們對我說“我愛你”,卻也知道原因,一半因為不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個年代,把孩子養活已經很不易了,哪還管的上愛不愛的,所以即使現在生活好了一點,你們也沒學會怎么愛來愛去的。另一半我猜可能是不敢吧,差不多過了青春期的我已經學會如何面對父母,知道了十八十九歲的時候那么叛逆和不懂事,也記起了許多許多頂撞和讓你們傷心的事,對那些讓你們操心操肺的日子我很愧疚,可我還沒學會怎么對你們說,怎么把一聲“對不起”變成行動上的“我長大了”。所以在你們眼中,我還是個孩子,你們怕一句“我愛你”會換來一句“別管我”。對此,我只想說,其實我也愛你們。
? ? 家書還應該寫什么呢,詩里說“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可我還沒到背井離鄉、一別經年的時候,句句說思念未免太矯情了。我也看過《傅雷家書》,可傅老爺子的信和我的也大不一樣。我不能對爸媽你倆有什么要求,即使你們真的有時候讓我很難過。可一想到我出生時你們也只是二十多歲的孩子,也是頭一次為人父母,我就一陣心疼,你們放棄了那么美好的歲月來讓我更好的活著,捫心自問,我還沒有這個勇氣和信心,又怎么能責怪你們呢。其實我可以給你們寫我生活過的日子,寫我的高興、難過,寫我第一次學會騎自行車,第一次旅游,第一次上學,可突然發現,我的每一個日子都有你們,說起這些,你們比我還有精神,甚至還能說出我不知道的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被馬蜂蟄了的鼻涕眼淚,每一次你們回憶那些我已經不記得的日子,連不茍言笑的爸,也旁若無人的“哈哈哈”。那一瞬間,我就知道,無論我多么用力的愛你們,都顯得那么蒼白。我只能繼續祈求,祈求你們繼續經歷我以后的日子,第一次真心愛一個姑娘或者第一次像你們愛我那樣愛我自己的孩子。
? ? 想來想去,現在我的家書里只有對爸媽你倆的愧疚和珍惜。但是我卻不能在現實中說出來,我沒法看著你們的眼睛一本正經的抒情。就像人們說的,愛不是個長久的詞,也許愛久了,就不愛了吧。在家里只有茶米油鹽、家長里短。所以我更愿意去做,把“我愛你們”這句話變成“我愛你們”這回事。
此致
敬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敢說愛你們的孩子
后記
人們說,長大總是一瞬間的事兒,在大學一個普通的晚上,突然想起了家里的雙親,擬書一封,未寄,敝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