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是根據(jù)太陽高度制定的。太陽在最高處為正午。再把兩次正午之間的長度劃分為24份。
一月的時間根據(jù)月相變化來。月亮慢慢變圓,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中間還要消失不見一次。所謂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一圈。
一年的時間,就是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這個圈上,原本哪個點是開頭、哪個點是結尾呢?原本哪里有什么始終呢?只是人類為了好記自己轉了幾圈,標記一個開頭結尾。一般以春天作為開頭。
實質上對人類有意義的是太陽兩次經過回歸線的時間(夏至),這樣計算的一年叫作“回歸年”,據(jù)此定節(jié)氣,安排農業(yè)生產。
所以時間并非“天然”存在而是人為劃分的,是人類在給大自然打刻度。大自然不需要時間,是人類需要。
這些不同時間之間有齟齬。
月和年其實并不吻合。地球繞日1圈 ≠ 月亮繞地1圈×12。中間有誤差。
回歸年也并不是恰恰等于地球繞日一圈(那個叫作恒星年),前者比后者短20分23秒。
為了調和這些矛盾又得打不少補丁,所以有大月小月甚至28天一月,每四年要閏一天,農歷隔幾年還要整整閏一個月。為啥要閏啊,因為兩邊對不上了唄。
怪不得古人要等著皇帝頒布歷法,歷史書上總會講什么歷比什么歷更精確。
以前覺得不就是個日歷嘛有什么大不了的,為什么還要花很大力氣計算呢?后來明白這還真是個大事兒,近了說沒法安排農業(yè)生產,遠了說沒有時間人類簡直找不到存在感,與鳥獸草木一樣渾噩混沌。
我出生啦,我今年五歲啦,我二十啦上大學啦,二十五啦該結婚啦,三十職場危機生完孩子會不會丟工作呀,四十了中年危機感覺身體不得勁呢,五十了該給兒子娶媳婦了。1,2,3,4,5,6,7……這是線性累加的時間,一頭起始,一頭終止。
六點起床排便運動洗澡,七點半吃早餐,八點出門開車上班,九點半我有一個會,十一排版公司可能送封面打樣過來,下午兩點約了人面試。這時間也是一條不可能倒流的河。
現(xiàn)代人的焦慮也多來自于此。不能“浪費”時間,要“和時間賽跑”。非洲努爾人是無法理解的,時間是什么,還能浪費?
如果你知道時間是怎么發(fā)明的,其實就還好了。
日歷根據(jù)太陽定,其中月亮的動力也是來自太陽。
所以我們其實是靠太陽罩著的。我們的一切安排離不開太陽。
昨晚看月相計算日子,老公問我在干嘛,我說我在沉思宇宙,他說不是整個宇宙,只是太陽系罷了。
還真是那樣。我們的時間是根據(jù)太陽來算的。
為什么不是按太陽繞銀河系中心的轉動來算?太陽系以250千米/秒速度圍繞銀河中心旋轉,旋轉一周約2.2億年。
如果按那個算,時間又是什么感覺?如果把那個周期算一年,我現(xiàn)在才0.00000013636歲。
所以時間根本不是宇宙中的絕對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