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論語》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拆書|《論語》


————————


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朱熹版注釋


蓋學者自強不息,則積少成多;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其止 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


譯文


孔子說:就像堆砌高山一樣,還剩一筐土就可以成功的時候,停止了,是我自己想停止的。而剛開始往平地上堆上第一筐土(用來堆砌高山),仍然想要繼續堅持,是我自己想要堅持的(和別人無關)。


解析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而孔子這句話,就是對愚公精神的最好解讀,并且從正反兩面說明不堅持,中道而止的原因在于自己,而不在于環境。


在《論語》中,有關堅持和不堅持的對話有很多:比如他的弟子冉求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不是不傳承夫子的道,而是力量不夠)”


孔子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汝)畫。用這句話點明不足是自己想要中途停止,不堅持的根本。


再比如:顏回說他的老師孔子怎樣教學: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結論


綜上,這句話,并不是在強調山有多難堆砌起來,而是通過正當兩年,說明不堅持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


所以,你可以不記住原文,但是,一旦你看到這句話,想到“功虧一簣”這個成語的時候,就一定要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或者客觀事情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拆書|《論語》 ———————— 《論語》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持樞君閱讀 360評論 0 1
  • 拆書|《論語》 ———————— 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背景 當時,孔子的弟子...
    持樞君閱讀 553評論 0 3
  •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采銅)“不同場合,不同的時間視角” WHAT- 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
    詩云Monica閱讀 289評論 3 8
  • 我想給自己一個牛逼的機會,趁著自己還年輕,給自己一個交代。我半途而廢的次數太多,所以我要在某些事上,將那些都彌補。...
    歲月悠然夜月光閱讀 166評論 1 1
  • 做個人自媒體,可能大家首選的平臺大部分都是簡書、公眾號還有今日頭條,比較少的人會去考慮知乎。我一直將知乎當成百度知...
    蘇小木堇Amy閱讀 782評論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