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虎甲作為我最喜歡的昆蟲,當然要講一講啦。
虎甲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虎甲科
今天我們主講中華虎甲。
中華虎甲和其他虎甲一樣跑得飛快,上顎有力、發(fā)達,逮蟲子不費吹灰之力,幾乎全國可見,主要口糧有:蜜蜂、黃蜂、葉螨、金龜、葉甲、蜘蛛、幼蟲等等。總之是能逮著什么就吃什么。
與蜂搏斗后
中華虎甲最出眾的就是鞘翅上的彩虹紋了,不僅好看,還有警戒色的作用。
它的復眼極為發(fā)達,觸角也很長,鞘翅閃耀金屬光澤,十分好看。虎甲的捕獵方式也很有特色,如獵物在地上,則飛奔過去一口切斷。像蜜蜂這樣的會飛的昆蟲則在其停歇在草葉等物體上時一下跳起,張開翅膀作滑翔狀撲過去一口咬死。
虎甲其實是一類懶散而挑剔的昆蟲,虎甲對洞的選擇十分注重,必須在有草葉掩映下的石頭旁,作為成蟲由生到死的三個月的住所。并且,虎甲是夜伏晝出,陰雨天在家里閑散。
再說說虎甲的幼蟲,虎甲成蟲十分漂亮,但是小時候額……
虎甲幼蟲叫做駱駝蟲,駱駝蟲在成蟲挖掘好的洞中生活,洞穴深達33厘米左右,洞口5毫米左右。駱駝蟲平時遁入洞底,捕食時向上爬至洞口,用背上的逆鉤固著身體,一對上顎露出洞外,等待小蟲爬過洞口時,突然襲擊,然后把小蟲拖進洞口。小駱駝蟲也很聰明,知道只靠自投羅網(wǎng)的獵物,沒有把握,便想出辦法來引誘小動物。它輕輕擺動露在洞口的上顎和觸角,模仿小草擺動的姿態(tài),以此吸引小動物上鉤。這種方法固然能收到獵食的效果,但有時也會暴露自己,引來天敵,反被吃掉。駱駝蟲也有一套保衛(wèi)自身的方法。當它遇到敵害攻擊時,便靠彎曲的身體迅速蠕動和身上滑溜的長毛,快速躲進洞內。若被敵害拖住外露的上顎,它則利用腹背的逆鉤,牢固地鉤著洞壁,使敵害難以將它拉出來。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內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