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缺乏界限的人,
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
注定這一生將是不快樂、
甚至悲慘的。
生命就像一個天平,
幸福就隱藏在這微妙的平衡里。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這是臺灣某個推銷米的廣告詞,形容煮出來的米飯是黏度適中,我拿它來形容我們與人的關系,特別是伴侶或親子這類的親密關系。
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開,一方期待更多的親密,另一方希望能獨立自由。就像一個人拼命地在后面追,一個人死命地在前面逃;
太松了,離得遠了,又會讓人幾乎忘了這關系的存在。
愛需要有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疏離”;
關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
既使是再親密不過的伴侶,也是兩個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屬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屬于兩個人共同的部分,這兩個部分是需要共識和平衡的。
什么是界限呢?
在婚姻或情感關系里,需要區別什么是你的情緒、想法?什么又是伴侶的情緒、想法?
在家庭親子關系當中,需要區別什么是父母想要的?什么又是孩子想要的?
在工作團隊當中,需要區別什么是你的責任?什么又是他人的責任?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將是混亂的,為別人承擔責任、過度掌控或順從、想要改變別人而感到無力和沮喪。
一個缺乏界限的人,將會失去自我,注定他這一生將是不快樂、甚至悲慘的。界限就像是標示出一個極限、范圍或邊緣的一些界線或事物。在心理層面,界限是對于自己與他人為不同個體的認知。
因為這種的不同感,
所以每個人都具有獨特且獨立的身份。
界限就是在替我們說出:我們是什么?不是什么?會選擇什么?不會選擇什么?會忍受什么?不會忍受什么?會感受到什么?不會感受到什么?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無界限感的特征
1. 為別人而活,不懂為自己而活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沒有為自己活過。一生都在為父母、為朋友、為工作、為家庭(配偶、子女)而奔波。
他的世界沒有自己,他活在別人(父母、老師、老板、朋友、配偶)的期望和要求當中。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真實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也總認為自己、自己想要的,都是不重要的。
這樣的人會常常感到沮喪,因為他們一直做他們不愿意或不喜歡的事,他們也感到怨恨,對掌控他的人感到怨恨,覺得自己沒有選擇的余地。
這樣的人缺乏自我認同,自我身份混淆,不知道為誰而活,無法認清自己是誰、別人是誰,是自己想要的或是別人想要的。這樣的情況在我們國家很普遍。
如果你也是一個沒有界限的人,你需要:
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從別人的期望中走出來,去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2. 被人控制,不懂得自我尊重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容易被人所控制或傷害,沒有能力去限制別人對于自己的傷害(身體上、情感上),不懂得保護和尊重自己。
常常太依賴或順從別人,以致他們不能對別人設限,而感到痛苦、羞辱。如果你想從這樣的狀況里走出來,你需要:
尊重自己的身體和情感,主張你應有的權利,拒絕從別人來的傷害、虐待。
3. 為別人負責,卻不懂為自己負責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常為別人的感覺負責,害怕別人生氣、傷心或失望。又常為了討好對方,過度在乎對方的感覺,反而忽略自己的感覺或失去控制。
他常常感到罪惡感,覺得都是自己的不對、或做得不夠好。
如果你想從這樣的狀況里走出來,你需要:
分開這是你的或是對方的情緒。讓別人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你為自己的感覺負責,避免受別人情緒的控制。
4. 失去控制,卻不懂掌握自己。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將生活及生命的控制權和選擇權交給別人,變得無法掌握自己。過度依賴別人,害怕做決定,由別人為他做決定,或要別人為他負責。
覺得必須做到別人要求的每件事,讓別人控制我們的生命和選擇時,常常感到恐慌,無法控制自己,否認、推卸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是沒有選擇的。
如果你想從這樣的狀況里走出來,你需要:
為自己做出選擇、決定,并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決定的后果負責任。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為別人的行為負責。
5. 過度付出,無法掌控限度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沒有發現自己的有限,像時間、能力等。過度付出或勉強自己。
忽視自己的健康和需要,只為滿足別人的期望,總把別人擺第一,甚至使自己受傷害。
過分負責和罪惡感,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如果你想改變這樣的狀況,你需要:
知道自己的責任,也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愛的界限,愛心是有距離的。
6. 操控他人,而不懂得尊重他人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喜歡替別人做選擇、決定,強迫別人接受他的想法。過度照顧人,而有意或無意地侵犯或介入別人的界限。
常名為熱心助人,其實是好管閑事。
有時會用自己的情緒來綁架別人,你不能離開我,否則我就…使用言語或肢體的威脅、恐嚇。
如果你想改變這樣的狀況,你需要:
學會尊重,學會理解。明白人和人天生是不同的,別人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尊重他人的行為、決定和語言。
7. 過度依賴,無法獨立自主
在生活、情感上過度依附別人,黏人,讓別人感到窒息。過度依賴從別人得到身體愉悅或情感滿足,造成不安全感。
時常埋怨,常覺得別人對他不夠好,
要別人為他的情緒、痛苦負責。害怕獨處、孤單。
經常焦慮“他會不會不理我、不關心我了”、 “我該怎么辦”等;對自己不負責任“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渴望得到關注,大小事情都需要依賴其他人。
如果你想改變這樣的狀況,你需要:
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
并且要明白:
沒有人有義務和能力為你的生命負責。你的生命只能由自己來掌控。在心智上努力成熟、長大。為自己做決定,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我們能勇敢的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不再過度依賴他人,我們會覺得一個人獨處時自在愉快,與人相處時也感到自在愉快。能規劃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同時有適當的人際活動。
當你能擁有愉快的單身生活,也就會擁有愉快的婚姻或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