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從一味求快的心理慣性中跳出來,讓生活變得更有節奏,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
李歐梵先生的做法頗符合“平衡時間觀”。在工作場合和生活場合采用不同的時間視角,也正是平衡時間觀所提倡的。可現代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過日子”,而是“趕日子”。
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關鍵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應求“快”,什么事情應求“慢”,這里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歸納,供大家參考:
盡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務等體力勞動,完成常規的事務性工作,完成簡單的執行任務,常用商品的線上線下購買,注定無法達成共識的爭吵和爭論等。
盡可能求慢的事情:與家人共度閑暇時光,欣賞藝術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決策,創造性活動中的醞釀過程,為一個挑戰性任務做好準備等。